老婆说今早儿子起来的晚,估计上学要迟到了。
今天是儿子入学第三天。过了两天的兴奋期以后,估计进入了一个正常状态吧。
儿子之前很少有早起的经历,经常是早上睡到饱才起床(这可能跟我家传统有关,孩子睡饱后白天精力旺,带起来轻松的多)。忽然进去小学要求七点半到学校,我和老婆都感觉有点诧异,不是八点到学校,八点半上课吗?诧异过后,还得要求儿子六点半起床。
刚开始的两天儿子跟兴奋,刚入学的期待是满满的,学校的一切都很新奇。回来后,儿子说学校很好玩,老师有带着做游戏。他很喜欢上学。
我突然意识到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作息时间不一样,学校里面要有一个过渡期,培养一下孩子小学的生活习惯和规律。这个过程的成功与否可能直接关系到孩子对上学这件事的兴趣程度。每天期待满满的上学跟每天如上刑场的入学态度,我想其中差别应该蛮大的。
孩子从幼儿园以培养生活习惯为主到小学以知识学习为主,之后新知识的学习,课后复习,完成作业等习惯的养成,我们都希望儿子能保持像刚入学的期待和好奇。在这里还是要对儿子的学校老师点个赞。
我跟老婆合计了一下,以后每天坚持早睡早起。配合儿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不迟到,按时完成作业等等工作。争取尽早让儿子适应小学生活。
习惯的培养要差不多两周到三周时间,没有一个充足的理由和动力,很难坚持成为一个日常习惯。还好儿子懂事,对学校生活也满怀期待,我跟妈妈在一旁鼓励加油,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便是儿子入学要学习的第一个课程了。
对孩子来说如此,对大人来说好习惯的养成也是一样的过程。
记得刚开始跑步减肥的时候,开始几天身体是有点兴奋的,能早早起来,跑步的动力很足。过了一周,身体就日渐沉重,早上身体各种不适应,懒得起床。
有时候真想放弃了。为了一个不知道能不能达到的减肥梦,每天当别人还在梦乡里畅游的时候我已经奔跑在黎明的跑道上了。更让人泄气的是跑了一周时间,到秤上一称,体重没变化。瞬间觉得减肥就是泡影,根本不可能达到的目标。
无奈只能抛弃原来的幻想,只求一天能按目标跑完路程,不再关心身上卡路里是否被消耗了。低头先跑起来再说。腿软腿酸,那就走完既定路程。早上起不来,闹铃放枕边。刮风下雨,只要不是下刀子就行,先跑起来。坚持一天是一天。
渐渐的身体适应了运动节凑,早起也变成一个既定节凑,早上跑步也不再是那么难受的一件事情了。
再后来跑步变成了一种身体需求,一天不跑就感觉少了点什么,两天不跑感觉浑身难受,身体渴望那种畅汗淋漓的感觉。不知不觉间一个季度就过去了,偶然间去称了体重,惊喜立马来临了---体重减了两公斤。
现在跑步已经有十个月了,体重不知不觉间减少了十公斤。而跑步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一个习惯性运动,缺少不得的一部分。(关于减肥这件事已经在简书中写了“减肥历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一下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