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理解

作者: 春晓涤生 | 来源:发表于2017-11-02 17:27 被阅读12次

使学生形成能力的,不是记忆的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记忆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发生联系,就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了前提。

学生思考的问题,是知识。

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是能力。

想明白了的知识还是知识,但"想明白"的过程使学生的能力有了提升。

知识是可以言传的,是明确知识。

想明白的体验是默会的,是默会知识。

记忆了的知识,不一定都是理解了的知识。

记忆了多少知识,不代表就有了多少能力。

理解的过程,是学习主体融入知识、体验知识、"寓居"于知识的过程。

理解的过程,才是能力发生、发展、形成、提高的过程。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思维过程,是对思维的描述,虽然不是默会知识本身,却有默会知识的影子,是比较接近默会知识的。

能对知识进行运用、分析、评价、创造的时候,一定是对这些知识有了深入理解的时候。

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分析、评价、创造的过程,是默会知识得到强化、提升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能力得到强化、提升的过程。

相关文章

  • 记忆与理解

    使学生形成能力的,不是记忆的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记忆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发生联系,就为学生的理解提供...

  • 记忆与理解

    张纯如提醒我们:不论发生在南京的种种暴行多么令人难以理解,它们都不应该被遗忘——至少不能让遗忘危及文明自身。没错,...

  • 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

    在我带的几届班级中,总有些家长向我抱怨说:“初中怎么有那么多的死记硬背的内容,天天背这些有什么意义?”家长所...

  • 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

    在我带的几届班级中,总有些家长向我抱怨说:“初中怎么有那么多的死记硬背的内容,天天背这些有什么意义?”家长所...

  • 20200221记忆与理解

    运动、练字、读书,健康生活每一天。 第50天 新学习科学一大特征就是强调理解性学习,但并不...

  • 凌乱的华丽久远的历史杰出的青年以及温馨的亲情

    深刻的观察记忆与理解万物共生

  • 17.理解与记忆

    没有完全的理解,只有底层知识的记忆。理解是为了记忆牢固,并掌握有用的细节。如果底层细节不重要,只用死记硬背即可。

  • 喜欢或是讨厌你,曾拥有的与失去,都是我们的独家记忆

    这是《理解自己,理解人》的第二篇——认识记忆。 我们靠记忆,连接着我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记忆的内容就仿佛储存在头...

  • 9种记忆方法

    1、目标记忆法 记忆目标与对象, 目标能引导着人。 目标分为远近期, 实现目标增信心。 2、理解记忆法 思考理解记...

  • 理解记忆

    2018.5.28 心情不太舒畅,我想发泄一下。晚上洗澡回来要洗衣服,结果到了洗漱间,发现全是洗衣服盆子,还全部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忆与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la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