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现在每天上班,有时候选择步行,在国道上,这条国道早己被超重的大货车虐的坑坑洼洼的,大车通过时摇摇晃晃,像喝醉了酒一般。马路上车流滚滚,天空中雾霾沉沉。不时有大货车庞大的身躯横冲直撞的从身边经过,众多过往车辆时不时用喇叭互相打个招呼。它的音色是这样的:叽,啊,哼,哈,像杀猪时猪的一声声惨叫,惊悚之极,把人惊出一身冷汗。
来到办公室,过来几杆老烟枪开始吞云吐雾,过足烟瘾后,头发丝中都带着烟味,然后翘脚走人,留下一个呲着黄牙的笑容,一地烟灰,一缸烟头。
然后就是各种各样的俗事,伴随着闲扯、吹牛、撕逼、显摆、八卦
这就是今天我眼中生活的日常。
紧张又忙碌,粗糙且世俗。
有时候,我走在灰尘滚滚的路上,精神上却开始天马行空,脑海中出现的是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鸟鸣、泉响。是小毛驴得得的蹄声,是一叶与水天相融的轻舟,是一顶满是风情给人无限暇想的花轿。
必然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这些诗词开始在我的脑中飞舞盘旋。
然后,无可避免地对古人的生活生出一种羡慕。
想起了几位古人的故事。
一个春天的早晨,孟浩然在鸟鸣声中醒过来,看着窗外一地的落花,写下了流传千年的《春晓》。
一个冬天的黄昏,白居易想小酌几杯,于是他向他的朋友刘十九发出邀请: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苏东坡是一个倜傥幽默讲究生活情调的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这么有意思的诗就是出身他的手笔。可以想象,虽然苏东坡的一生颠沛流离,但是每到一个地方,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兴冲冲的在他的房前屋后栽上修竹数茎,东坡先生在饭前午后常常来看看竹子,听听竹风。
李清照曾经有一个幽雅的住处,看看她的诗词: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窗前谁种芭蕉树,荫满中庭,荫满中庭,叶叶舒卷有余情”。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庭院深深,云窗雾阁,玉枕纱橱,绿肥红瘦,李清照住在这样雅致的院子里,写着诗词,相思之意,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盼望着“云中谁寄锦书来”。
陶渊明是一个世外隐士,他喜欢的是田园生活,“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读陶渊明的诗,总让我想起儿时那快乐的乡村生活。
这样的生活,西方哲人海德格尔的一句话描述的很到位: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看惯了高楼大厦高架立交,看惯了铁塔烟囱机器锅炉,看惯了黑烟滚滚雾霾沉沉。很想看看小桥流水人家,想看看古道西风瘦马,想看看“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想看看“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想看看“不知细叶谁裁处,二月春风似剪刀。”想看看“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曾经读到一首诗,当代女诗人路也的《木梳》:
我们在雕木花窗下,
吃莼菜鲈鱼,
喝碧螺春与糯米酒,
写出使洛阳纸贵的诗,
在棋盘上谈论人生。
……
我是你云鬓轻挽的娘子,
你是我断了仕途的官人。
多么雅致的生活!特别是最后两句,撩得人心痒,让人神往。
“松风间放鹤,花语夜鸣琴”。这样的生活更是让人艳羡。咱不能光羡慕吧。我就有所行动,制备几件精美的古式茶具、家具,用器物之美营造一种氛围。喝茶,读诗词,写字,养花,听古琴……培养一颗诗心。
一兰舟,一骏马,一林雪,一庭花难觅,我可以备下一壶茶,一卷书,一瓶梅,一支笔。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生活需要有一颗诗心慢慢去体会,有一颗诗心,诗意的生活就会缓缓来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