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 • 茶
传承和创新,让你我的茶生活越来越好

传承和创新,让你我的茶生活越来越好

作者: 动动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6-04-27 16:34 被阅读37次

在清代末期以前,云南大部分的茶厂或茶庄名称,是用“号”作为单位命名的。在此历史期间生产的普洱茶,被茶界称为号级茶。如:福元昌号、宋聘号、龙马同兴号、同昌黄记号、鸿泰昌号等。

传承

这些号级茶为后人研究普洱茶传统工艺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号级茶在制作工艺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子母茶选料

传统号级茶,原料多采用子母茶,即:嫩芽、嫩叶、嫩梗均采摘下来,制成的毛料,不需要筛分便直接压饼。因此茶品能完整展现出地区的口感风格。

锅炒杀青

传统号级茶,均采用手工铁锅杀青方式。由于易武茶区原料条索肥壮以及叶片肥厚,在杀青过程中讲究合理的力度以及杀青的程度。

手工石模压制

石模压制的饼茶紧压度较为匀称,因此石模压制能很好的保持茶叶的条形,减少茶质的损耗,为茶品后期陈化保留了更多的物质。现在的茶叶制作中石模压制一般用于叶片肥厚条索完整的原料。

日晒干燥

日晒干燥是一种完全自然的干燥方式,干燥后茶叶的含水量一般在10%左右,这样的水分含量可在正常环境中防止茶叶变质,另一方面又可以满足茶叶在陈化过程中必要的水分条件。传统的日晒主要靠晒场、竹席、竹簸箕等,这种晒干一是要防雨,二是要防异物进入。

干仓储存

穿越了时间长河来到我们面前的优质号级茶,茶气足、汤水柔、滋味丰富且有层次感,生津回甘细长,口感非常滋润。这些表现优秀,令人称奇的号级茶,都是经受住了“陈化时间,陈化质量”双重考验的,即在穿越漫长时间长河的过程中,保证了其陈化质量的忠贞不二,没有受到高温、高湿的冲击,并且储存干净,无杂气味。

创新

不难看出,传统意义上的号级茶在制作工艺上突出“手工制作”,也没有生熟之分。而在近现代的普洱茶发展进程中,随着技术的革新,一些先进的设备也被运用到了普洱茶的生产加工过程中。

机械采摘,滚筒杀青,机械压制,烘房干燥等有别于号级茶纯手工、纯天然的加工技艺相继出现;熟茶的渥堆发酵技术,拼配技术,也逐步被人们掌握,普洱茶的制作技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现代加工设备的应用,技术的革新,改善了普洱生产的卫生条件,让普洱茶的产量大增,品质口感也更具稳定性,延续性,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普洱茶的魅力。

尤其是熟茶渥堆发酵技术的研发,大大缩短了普洱茶的陈化周期,减弱了茶性,扩大了普洱茶的饮用范围,可以不分男女,不分年龄段,不分季节、不分地区的被人们饮用。

当然,这些工艺的革新都是建立在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传承上的。一方面我们对传统工艺精益求精,另一方面又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又大胆创新。

有的企业甚至双管齐下,传承与创新两不误:既严格遵循传统工艺制作茶品,延续号级茶遗风,又开辟新的生产线研发新技术,不断改良茶品口感,给茶友们创造一个有一个的惊喜。

这样的企业,值得我们尊敬。

因为,不管是精益求精地传承,还是大胆创新,只会让你我的茶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越来越好。

相关文章

  • 传承和创新,让你我的茶生活越来越好

    在清代末期以前,云南大部分的茶厂或茶庄名称,是用“号”作为单位命名的。在此历史期间生产的普洱茶,被茶界称为号级茶。...

  • 柑普茶丨让你读懂新会人

    新会人——既识得揾钱,又识得叹世界;既善于传承,又善于创新… 柑普,是柑普茶的简称,它是以云南普洱茶和新会陈皮结合...

  • 读李政涛13:课堂是对课程的再创造并赋予课程生命活力

    教育的使命,是传承与创新。教育传承人类文明,创新未知领域。没有传承,何来创新。不求创新,教育何为? 人类所有的创意...

  • 江仙居生活茶修兴趣班

    用一杯茶的时间照见你我 让岁月在黑夜和白天之间有个停顿 让生命在忙碌与空白之间有个居地 “江仙居生活茶修课” 课程...

  • 今后是收藏家买单,所以你要画得好          文/ 邵大箴

    关于传承: 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似乎是有悖论的。我认为所谓传承,就是把优秀的东西传下去;所谓创新,就是在优秀的传统基础...

  • 原创歌词《创新歌》

    社会进步离不开创新!创新需要传承!传承需要教育!让我们唱出创新的豪迈之气! 《创新歌》

  • 论玉雕界创新与传承的矛盾

    现在很多人在谈创新,其实很多人不理解创新的含义,在三匠人看来,传承和创新是一个矛盾的两个侧面,创新是离不开传承的,...

  • 2021-01-23

    品牌的价值不单单在产品,而是它所承载的历史和记忆,被赋予的文化与内涵,彰显的风骨和情怀。邛茶配邛酒,传承与创新,多...

  • 邛茶配邛酒

    品牌的价值不单单在产品,而是它所承载的历史和记忆,被赋予的文化与内涵,彰显的风骨和情怀。邛茶配邛酒,传承与创新,多...

  • 传承与创新

    图、文/孟垂毅 对于家庭教育,我们是重视传承,还是重视创新呢?传承和创新这两个观念是相反相成的,传承指对家风的传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承和创新,让你我的茶生活越来越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mc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