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演义》第17回“袁公路大起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中记述了曹操发兵,联合刘备、吕布、孙策三方面合攻袁术,继而讨伐割踞一方的张绣,最终占领了南阳城的故事。
其中有这样一个小插曲,曹操调遣兵将,统帅军队行军,准备攻打张绣。当时正是麦子成熟的时节,但是沿途百姓为了躲避连年的兵乱,纷纷逃避在外,不敢回家收割成熟的麦子。
这时,曹操为了赢取民心,树立军风,于是向村中父老,守境官吏传令:“吾奉天子明诏,出兵讨逆,与民除害。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
百姓听闻后无不欢喜称颂,感恩拥戴曹军。曹操手下的将士们过麦田时,“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全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践踏了麦子,违反了军令。
曹操乘马而行,不料,惊了田中一只鸠鸟,战马眼生大受惊吓,窜入到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亲手制定的“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的军令,没想到自己却成了第一个犯令者。
这时候,曹操会如何处理,又会怎样向大小将士和百姓民众解释呢?
只见曹操制服了惊吓失控的马,立刻就召唤行军主簿,准备让他执行军令,惩罚自己的践麦之罪,记录执行处罚和奖赏的主簿感到很为难,劝他不必这样,曹操却说“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说完,就准备拔剑自刎。
这时,手下将领赶紧上前阻拦,说自古“法不加于尊”,况且大战在即,如果你死了,主帅不在,这个军队就群龙无首,没有人来指挥了。曹操听了大家的劝告了,沉吟良多后说,这次免死,但是军令如山,为了惩罚自己,割发代首。

于是,挥剑把自己的头发割断扔在地方,并让人拿着他割下的头发传示三军,说主帅曹操的马践踏了麦田,违反了军令,按照军法当斩,但是因为现在身负重任,只得割发代首。
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儒家文化浸染下,处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曹操断发的行为具有相当大的震撼效果。将士们听闻后,知道了制定的军纪是来真格的,无不更加小心谨慎,懔遵军令。
正是因为曹操对军纪法规的重视,以身作则的表率,曹操的军队才能获得百姓民心的信任和手下将士的认同,从而才有可能所向披靡,赢得大大小小的战役胜利。
从这样一个小故事中,或许我们可以更加理解了,《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为什么在《帝末纪》中这样评价曹操“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也”,作家鲁迅也称赞他“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曹操为什么可以在群雄割据的汉末乱局中,成就了一番霸业,在蜀汉魏三国鼎立的格局中,为什么曹魏政权是领地最广的,也最有实力的。
虽然千百年来人们对曹操争议不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曹操一位极有才能,智慧过人的豪杰。
不仅有着高超的军事才能,还求贤若渴,先后发布了《求贤令》《取士无废短令》,《举贤勿拘品行令》等等,还唯才是举,知人善用。因此在整个东汉末期,曹操旗下的人才是最多的,比如荀彧、郭嘉等一流的谋士,大多都争先恐后的来投奔曹操。
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战场取得胜利,还是在险象环生的商海中成为赢家,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因为无论是带兵打仗,治理国家,还是占领市场,管理公司都需要智慧和方法。

随着大众创业,草根创业风起云涌,席卷了华夏大地,“创业”成了时代的高频词,一大批“80后”,“90后”,甚至在校大学生,纷纷开始创业,成立属于自己的小公司,“创客”成为了社会中最引人关注的群体之一。
但是同时,因为这些年轻的“创客”们,大多是只有着短暂的工作经验,或者是毕业后直接选择了创业,因此他们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相对显得非常单薄,往往在管理公司中碰到了很多的问题。
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显示,在中国,目前创业企业的失败率为80%左右,其中大学生的创业失败率更是高达惊人的95%,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创客”的创业之路往往很快就无疾而终了。
北京大学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大连海事大学博士生导师,天使投资人张家卫结合自己十余年记载的管理笔记,出版了《赢在创客:丑小鸭管理学》。通过简洁有趣的描述,详实动人的案例,为我们揭示了公司管理的真相,告诉年轻的管理者们如何在后互联网时代建设和管理一个企业。
全书内容内容富有系统性和针对性,简单易懂,平铺直叙,步骤分明,实操性强,同时也不乏尖锐深刻,有着非常清楚的定位,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很适合初级管理者学习参考。
自诩为“创客”的人很多,但是从创意理念到成熟的公司,这其中的飞跃并不容易,尤其是在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中,80、90后的创客们如何立于不败之地呢,答案就如张家卫所说:“赢在创客是用行动做出来的,而不仅仅因为你年轻”。
翻开《赢在创客》,告诉你如何在打造高效团队,如何突破管理瓶颈,实现从“丑小鸭”管理到“天鹅”管理的转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