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静思/文
“你是谁家的丫头?”
我刚想撒腿就跑,糟了,糟了,被发现了,心里一犯嘀咕,可是大家都说是谁家的闺女,没人说是谁家的丫头啊。
一抬头却发现一老太太正看着我。这个老太太,我不陌生,因为我每天都会猫在这看她,不,看花。
老太太的后院有一花园。花园用木栅栏围了起来,里面种了各种各样的花。春天数不清的花儿一直开啊开啊,各种各样的蝴蝶一直飞啊飞啊;夏天太阳炙烤着大地,可是依旧有花开得红艳艳;秋天到处飘着落叶,这里的菊花却像孩子们赶庙会看大戏一样,一个劲儿地往前挤,恨不得趴在戏台边上;冬天一片白雪,腊梅却开得像我们打雪仗时候红扑扑的脸蛋儿。
对于这些花,我只认得染指甲的指甲花,还有傍晚一到家家户户端着碗蹲在门口呲溜呲溜喝汤的时候就开的喝汤花,还有念了无数遍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却一直没有见过的梅花。
我从小就喜欢花,可是却只能偷偷来。因为每次路过老奶奶的院子的时候,扛着锄头的村民都会瞥一眼盛开的花园,然后赶紧收回目光,跟身边的人说:“这个老蛮子,真是不正经,怪不得年轻的时候被批斗。我们忙着种地,累的半死,你看人家就种种花,难道这花能当饭吃?”身边的人赶紧一边点头,一边发出同意的“嗯嗯”之声,顺便带着轻蔑的笑再来一句:“说不定真的能当饭吃”。
然后说着笑着对身边挎着竹篮的孩子们发出警告:“不准来偷看知道吗?要不然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我几乎每天割完草喂完猪就偷偷跑来躲着看花。每天傍晚的时候,老蛮子奶奶就吃力地拎着水桶,来给花儿浇水,一边还嘟囔着。因为有点远,我听不大清楚,感觉像是和花儿自言自语,像似什么花你今年怎么开的那么晚,是不是像我一样越来越不中用了。
我每次来看花都没有被发现过,因为我奶奶家和这个老蛮子奶奶只有一墙之隔。这墙还是一土墙,坍塌得只剩了半截墙。对于父母我拿看奶奶来当理由,对于奶奶则拿帮她菜园拔草来糊弄,奶奶每天忙来忙去、走来走去,根本没空看我是不是在拔草。
我其实不愿意在心里喊她老蛮子奶奶,可是村里都叫她“老蛮子”,也就在心里跟着叫了,嘴巴上一次也没叫过,也没机会叫。蛮子是村里对于南方人的称呼,看来老蛮子奶奶原来应该不属于这个村。
我爷爷姓李,其实整个村子里几乎全部都姓李,只有少数姓张。村里人看到我奶奶就叫她老李家的。我爷爷很早就去世了,我爸爸都没见过,我就更别说了,但是奶奶依旧是“老李家的”。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几乎都成了“老李家”,为了区分再加上“村北头的”、“村西头的”、“南边的”、“东边的”,反正村子小,实在还区分不开再加上“村北头第一家的”、“村西头的最边上的”、“南边的第二排”、“东边的土房子的”。
村民总有自己的智慧。
横在我奶奶和老蛮子奶奶之间的半截土墙,时不时会被我爸爸添点新泥上去。我每次看到土墙上新补的新泥,就知道老蛮子奶奶又惹到奶奶了。
比如前两天我奶奶扯着嗓子在院子里喊着:“老不正经的,种那么多花,蝴蝶蜜蜂都往你那跑,我的油菜都不开花了。”
我其实看到奶奶的油菜花早就开过花了,她每天忙来忙去,走来走去,小脚走得恨不得比蜜蜂飞的还快,哪看得到油菜开花啊。
要不就是她的菜园被别人家偷偷跑出来的猪拱了,不管是因为什么事,骂来骂去她最后总能骂到老蛮子奶奶那里。
老蛮子奶奶呢,不管我奶奶骂什么,她一句话也不说,坐在椅子上,听着收音机,哼着小曲,时不时抿一口茶。
最后反倒是我奶奶骂渴了,有时候是骂饿了,就赶紧停了。因为她最心疼她的粮食,她的水,渴了就要喝水,饿了就要吃东西。她绝不允许自己浪费一粒粮食,一滴水。还没到饭点就渴了、饿了,就要吃东西不是浪费是什么。所以我奶奶的院子角角落落种着青菜、萝卜、土豆、红薯,巴掌大的地还种上几颗葱,一丁点土地都没闲着,就像她自己一样一刻也没闲过。每天晚上都是纳着鞋底睡着的,早上醒来看着枕头边的鞋底子,仿佛昨晚没有浪费,她还在纳鞋底。
我有次见到奶奶一边骂一边看到老蛮子奶奶抿了一口茶,她舔了舔自己的吐沫,扭头看了看露出了半截雪白身子的萝卜,走过去恨不得一下子拔出来,可是手刚要伸出去就缩回来了。
有一次估计她实在是口渴的不行了,舔吐沫已经没用了,于是那个半截雪白身子的萝卜被拔了出来,她来不及冲洗,估计怕冲洗又浪费水吧,直接在布衫上蹭了蹭就咬来吃了,边吃边神气地走到那半截土墙那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
我每次都偷偷在背后说奶奶吝啬鬼,番茄是我的最爱。可是菜园里的番茄熟的时候,奶奶却只准我一次只能吃半个,还有半个她拿来煮菜。对于一年到头没什么零食的我来说,一次不吃个四五个哪能过瘾,于是趁奶奶不注意偷偷躲在番茄垅里吃个够。反正她每天都忙来忙去,根本不会注意。
“吝啬鬼奶奶”、“吝啬鬼奶奶”,我在背后喊多了,最后总会传到她耳朵里。于是她把我叫过来,狠狠地骂一通:“我就是吝啬怎么了?你吃过树皮吗?你扒过树皮吗?你这小没良心的,给你吃,还骂我吝啬鬼,下次半个番茄都不给你吃!”
她扒树皮的故事,我不知道听了多少遍。“那时什么吃的都没有了,树叶刚长出来就被揪光了,开始扒树皮,没几天,树皮都被扒得光溜溜。我一个人拉扯着你四个姑,还有你爸,容易吗?没有吃的,一家人全饿死!”一开始她说着说着,还会流泪,说的次数多了,眼睛里只剩下光,后面连光也没有了。
但有时,她也会拿一颗萝卜啥的给隔壁老蛮子奶奶送去,毕竟两个早早都死了丈夫的女人还是有点惺惺相惜。不同的是一个是闹饥荒饿死的,一个是文化大革命被批斗死的。
她每次送东西过去,老蛮子奶奶会摘一朵花趁她不注意戴到她头上。她直到第二天起床梳头的时候才会发现,一边梳头一边笑着骂:“这个老蛮子真是老不正经!”
“你是谁家的丫头?”老蛮子奶奶又问了一遍。
这时我才敢抬起头来,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这个老人。隔着土墙,我发现原来这老太太竟然有一双迷人的眼睛,我看的像着迷了一样,不禁又多看了一眼,手上戴着银手环,手环上是花朵图案,像是梅花。干净素雅的布衫衣裤,挽着简洁的发髻,头发虽然花白,但却精神饱满。

“我是村西头……”,话还没说完,老蛮子奶奶就打断了我。
“你是隔壁老太太的孙女儿吧。”
我低着头回应着:“嗯嗯。”
“你奶奶今天不在院子?”
“她去集上磨面了。”
“你喜欢花对不对?要不要来看花?”
我扭捏着,不懂是说是,还是不是。
“你再不来,等下你奶奶回来了。”
我立马跳过了矮墙,然后哈哈大笑了起来。一进院子,我马上被各种各样的花儿吸引了,像个蝴蝶一样飞来飞去,又一朵一朵地停下来闻来闻去。
“这个肯定是指甲花了。”
“嗯嗯,你慢点,别踩到花啦”。
“这蓝色的一定是牵牛花啦。每次我吃撑了不消化,我妈就给我吃黑色的花籽,那味道太难闻了。”
“奶奶,那开了一树粉色的花是什么花啊,好漂亮啊。”
“那是木槿花。”老蛮子奶奶说着走到了树下,摩挲着有点脱皮的树干,抬头看着满树的花。我偷偷跳到了她身后,“奶奶,你看这是什么?我抓到了一个蚂蚱。”
老蛮子奶奶吓得赶紧回神,却偷偷用衣襟擦眼泪。
“奶奶,我错了,吓到你了。”
“没事儿,没事儿,不是你吓到我的。”
“奶奶老了,这棵树也老了。它还是你德爷爷在的时候种的呢。”
我突然想起了村里的传言。听说老蛮子奶奶每年都要回娘家住上一阵子,就在有一年回娘家的时候,她的丈夫被拉去批斗,丈夫孩子全部死于那场批斗,只有她幸免于难。这时村民才知道原来她丈夫曾是国民党军官。国共混战时,他们一家从江苏一路流落至此,就在我们小村庄生活了下来。老蛮子奶奶回来的时候家毁人亡,只有这株木槿花开得红艳艳。
“奶奶,你看它的花儿开得多美啊。”
“是呀,木槿花朝开暮落,看似无情,却是最深情。”说着,她轻轻地折下一朵插在耳后,调皮地问:“奶奶,美吗?”
“奶奶年轻的时候肯定是个大美人。”
“你的意思还是奶奶老了,不美了。”
“美,美。奶奶什么时候都美。”
“过来,我帮你戴上一朵。”
“好。”
我戴上木槿花,让奶奶帮我拿来镜子,开心地臭美起来,左看看右看看,甚是喜欢这朵花。
“奶奶,如果我家也有一棵就好了。”
“你很想要,是不是?”
我点了点头,只见老蛮子奶奶飞快地走进了屋子,拿来一把剪刀,走到了树前。一到树前她好像又有点犹豫了,剪刀在空中举了半天,后面终于听到了“咔嚓”的声音。
“给,回家插枝就可以活了。好好待它。”
我拿着花枝飞奔回家,生怕在路上它死掉了。
“慢点,慢点,它不会那么容易死的。”
我拿回家的木槿,早已冒了芽,长了枝,开了花。我也开始去外面读书。
再后来放假回去看奶奶的时候,她不再像以前那样走来走去,而是在院子里发起了呆,打起了盹,嘴里嘟囔着,秀梅啊,秀梅啊。
我轻轻帮她盖上毯子,偷偷摘了一个番茄,往隔壁的院子望了望,不见老蛮子奶奶,也不见木槿花开,只见满院子的荒草,想喊一声,怕惊醒了奶奶,只好走出了院子。
回到家,我一边吃番茄一边问妈妈:“你知道秀梅是谁吗?”
“秀梅?好像我们村上没有这个人啊。”妈妈一边晾衣服一边应着。
“哦,我想起来了。好像是你奶奶隔壁那个老寡妇。我说呢,怎么好像在哪听过这个名字。去年那个老寡妇死的时候,有人来问路,我才知道原来她叫秀梅。”
晒完衣服,妈妈拿起盆子往屋里走。
“你还别说,那个老寡妇家的那棵木槿花开得真好看啊。不过听说就是在那棵树下发现的她的尸体。那一年下了好大的雪,深到膝盖,尸体埋在雪底下好几天,最后还是你奶奶最先发现的。村里的人怕不吉利,就把那个木槿树砍了。”
我看着家里的木槿花,仿佛听见了,“慢点,慢点,它不会那么容易死的。”
网友评论
静思老师好!🌹🌹🌹
言静思的文字里只有美好,何以见得?在她写到老蛮子奶奶的丈夫和孩子离去之后,老蛮子奶奶却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她还是撒着自己的种子,等待着花开,日子没了亲近的人也还是要活出些色彩,所以当读到木槿花下邻居奶奶的泪时,也没有那么多的悲伤。甚至到了文末,那个不曾知道名字的奶奶死去,文章也没有透露出过多感伤,即使她不在了,木槿花被砍了,可是还有一枝,在“我”的家里生根发芽。所以结局也是好的。
文章描写自己的奶奶时写到:“我奶奶的院子角角落落种着青菜、萝卜、土豆、红薯,巴掌大的地还种上几颗葱,一丁点土地都没闲着,就像她自己一样一刻也没闲过。每天晚上都是纳着鞋底睡着的,早上醒来看着枕头边的鞋底子,仿佛昨晚没有浪费,她还在纳鞋底。”“番茄只准我一次只能吃半个,还有半个她拿来煮菜。”这些细小的刻画将“吝啬”奶奶的形象刻画得极为传神。
这篇文章就像是小日子,絮絮叨叨,细水长流,细枝末节,毫不含糊。里面写出了一个孤寡老人的情怀,以及两个奶奶不露痕迹的一种微妙的友谊。
一点小建议:“木槿花”开这个点,在文章开始的时候基本没有描写,我想您是不是要寓意着什么?比如蛮子奶奶丈夫孩子死去之时,看到木槿花开得红艳艳,是要说明:即使他们去了,日子还是一样要继续?比如文末的木槿花开,蛮子奶奶死在树下。这里没读懂要写什么。主题的体现稍微有些隐晦。
开头可以描写一树花开,然后关于这花下的故事再娓娓道来,加上结尾的点题,这样就比较完整。
2.人物描写很到位,吝啬鬼奶奶很传神
小建议:1.的地得不够精准
2.个别措辞不够精准,譬如
心心相惜 :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惺惺相惜 :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
在文章里面,你描述的是两个失去丈夫的,女人,在这里她们的境遇相同,个人觉得惺惺相惜更妥当
3.故事里感觉对吝啬鬼奶奶的刻画更深,所以也更鲜活,种花的奶奶还可以再多深入
仅供参考,还请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