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来聊聊情绪。
大家对情绪一定都不陌生,毕竟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情绪。既然情绪人人都有,也很熟悉,我门还有必要再聊情绪吗?
这让我想起湖畔大学的梁宁,她这样形容情绪:
理性就像手机上的各种应用程序,而情绪是底层操作系统。如果操作系统崩溃了,应用程序也就不可能再正常工作了。
《如何提高情商》一书中,情商就被定义为:
管理自己的情绪,识别他人的情绪并根据他人情绪进行反应的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人生能不能被自己掌控,我们的人生是不是幸福,都与情绪有很密切的联系。
02
情绪到底是什么?又是怎么产生的?
其实截止目前,也没有得到完全无争议的解释。但借鉴《投资心理学》一书中的描述,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大脑的结构主要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脑干,被称为“爬虫类脑”,主要负责调节呼吸、肠胃蠕动、心跳等非自主性功能;
第二层被称为“脑边缘区域”,具有情绪和情感功能;
第三层则被称为“皮质层”,包含了情感、认知、记忆、思维等多种功能。
很多时候,如何处理一件事情,我们需要分析,思考等等。但情绪的产生几乎是瞬间的,根本不需要考虑。
因为信息在送达大脑的第三层处理的时候,已经在大脑第二层的处理产生了情绪 。
03
在《普通心理学》一书中,有专门一章用来讲情绪。
其中谈到情绪调节的五个维度。包括:生理调节、情绪体验调节、行为调节、认知调节和人际调节。
针对这五个维度,结合书中给出的情绪调节策略,提供大家一些调整情绪的方法。
一、回避和接近策略
这个策略,很像我们常说的:眼不见,心不烦。
二、控制和修正策略
比如考试考砸了,试着吃顿大餐,压抑的情绪就能缓解很多。
三、注意转换策略
比如很多人因为家庭的烦心事,索性把所有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自然没有时间因为家庭琐事烦心了。
四、认知重评策略
这个策略让我想到著名的情绪ABC理论:
对于事件A,不同人对事件A产生不同的看法B,从而产生的不同的情绪和行为C。
简单理解就是:即使是同一个事,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
对于这点,自己也有很多体会。
刚工作的时候,业务不熟悉,效率很低。经常临近下班,领导又安排新任务。
当时自己总认为领导太苛刻,一点不通情理,甚至是给自己找茬。
想到这,自己就感觉心理不平衡。带着这种情绪工作,工作的效率和指令都大打折扣。
但后来反思这段经历,不再认为是领导不通情理,而是应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领导这么做,也是倒逼自己要快速成长。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带着感恩之心,抱着让自己不断成长的渴望,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肯定比当初要很多很多。
04
还有很多其他方式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改变生活方式、进行体育锻炼、找朋友倾诉等等。
尤其是找朋友倾诉,建议大家尝试一下。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遇到心理不平衡的状态,比如不快乐,比如压抑等等。
尝试找一个可以倾诉的人,多聊聊自己的想法。聊完之后,压抑的心情也许就会有所缓解。
罗列这些调整情绪的方式,重点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05
最后推荐大家一部电影,《头脑特工队》。
这部电影讲述了小女孩莱莉,因为爸爸的工作变动而搬到旧金山,她的生活被五个小人所掌控的故事。
这五个小人分别是,乐乐,忧忧,怒怒,厌厌,怕怕。其实这五个小人代表了莱莉的五种情绪。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脑洞大开的电影,也是一部很经典的电影。相信你看过之后,会对自己的情绪有更多的了解。
06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走的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
我们在努力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各种知识,不断丰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但我们是否认真想过,我们的底层建筑,即情绪的掌控,足够牢固吗?
毕竟,能掌控好自己的情绪,才有可能掌控好自己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