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周因为高温和疫情在家办公,明天终于可以去公司上班了。然后心理去莫名有种负罪感,觉察这种感觉,发现其来自于回想这两周,自己好像什么也没干。这种虚度光阴的感觉让自己很不舒服。
然而,打开自己的doit清单,明明有些事情是计划要做的,但却总是提不起劲做,具体来说就是心沉不下去。
而且进一步觉察,发现这种情况其实是一个重复的模式。具体来说就是:
总觉得有很多事情要做——做事时总想要快一点,以便再去做其它的事情——没法沉下心——觉得没状态——做相对容易的事情——该做的事情没有做——负罪感。
如何打破这个模式呢?答案其实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就是打破完美主义。
当我仔细觉察,其实会发现这里面有一个预设的假设是,就是把很多事情设置了一个较高的完成标准,以至于同样一个事情,对自己和别人来说难度和复杂度是差别很大的。这种事情很多的感觉其实是来自于高标准的带来的高复杂度预设。
所以降低这个预设的标准,把事情的完成标准设置为最低的标准,那么心理的负担会瞬间降低。同时,启动一个事情所需的心理能量也会大大降低。
以上也是对上周拖延问题的回答——放弃完美主义,低预期启动。
本篇也是对这个觉察的一个实践,想到什么就马上写。
另外,写到这里也想到了对完美的另一种诠释,即:完美不是一蹴而就的,完美是迭代出来的。也即先完成再完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