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费茨定律(Fitts Law)
费茨定律可以简单理解为:任意一点移动到目标中心位置所需时间与该点到目标的距离和大小有关,距离越大时间越长,目标越大时间越短。
设计师只要知道游标与目标物距离D,及目标物与游标的垂直宽度W与操作速率有关即可。而座落在萤幕边端的目标,因为滑鼠移动至低时,会停在边界,可视为目标物的宽度无限大,亦即操作速率最快。
在互联网产品中,运用费茨定律的产品有多:例如美团、百度等产品
把产品按钮可点击的对象需要合理的尺寸大小,将用户越可能想要点击的按钮尽量放大。目标越大,越容易点击或操作。
二、希克定律
希克定律:即为用户提供简单的选择,也就是说,一个人所面临的选择越多,做出选择所花的时间就越多,当面临选择的数量增加,做出决定的时间也会跟着增加。在我们生活中,时刻都存在使用此原理设计的,例如遥控器越来越简单。
三、7±2原则
1956年乔治米勒提出的短时记忆,他发现人类头脑最好的状态能记忆含有7(±2)项信息块,称之为“组块”,在记忆了 5-9 项信息后人类的头脑就开始出错。
不论信息多少,都可以通过结构化将简化为符合7±2法则的短息组块,这样当用户查看信息时可以更容易的将注意力放在他们所关心的信息上,能够更快的找到他们要找的东西,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记忆。
真实的案例:百度的搜索框、京东商城的商品展示。
l导航和选项卡尽量不超过9个
l如果导航和选项卡内容很多,可以用一个层级结构来展示各段及其子段,并注意其深广度的平衡。
四、泰斯勒定律
又称为“复杂性守恒定律”,根据复杂性守恒定律,每个应用程序都具有其内在的、无法简化的复杂度。无论在产品开发环节还是在用户与产品的交互环节,这一固有的复杂度都无法依照我们的意愿去除,只能设法调整、平衡。当我们在处理某个难题,可以尝试将固有的复杂性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比如我们如果发现页面的功能是必须的,但当前的页面信息过载,那么就需要将次要的功能收起或者转移。
在产品设计中,这类复杂的场景,可以把任务简化,把需求交给用户去选择。例如在兴趣爱好中,可以提供多项爱好,供用户选择:
五、奥卡姆剃刀原理
这个原理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他说“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
雅虎UED 《交互设计原理之奥卡姆剃刀原理》
1) 只放置必要的东西
2) 减少点击次数
3) “外婆”规则
4) 减少段落的个数
5) 给予更少的选项
真实的案例有:腾讯会议的登录框
运用在产品设计中我们可以去掉不必要的干扰元素,这样页面会比较纯粹和简洁。几个功能相同的设计,在都可用的情况下,选择视觉干扰较少的设计,保证主要流程的设计即可。
六、接近法则
接近法则是感知组织格式塔法的一部分,它指出彼此接近或接近的物体往往被组合在一起。换句话说,我们的大脑可以很容易地将物体彼此靠近地关联起来,比分开很远的物体更好。这种聚类的发生是因为人类具有组织和组合事物的自然倾向。从另一个角度说,此相关的物体应当靠近,归组到一起。
如右图,我们会自然地将两种深浅颜色的圆各归为一组,另外一边则是,圆形和方形各成一组
七、防错原则
防错原则认为大部分的意外都是由设计的疏忽,而不是人为操作疏忽。因此,在设计中要有必要的防错机制。在此,特别要注意在用户操作具有毁灭性效果的功能时要有提示,防止用户犯不可挽回的错误。
l有用的约束
l提供建议
l选择良好的默认值
l使用宽容格式
l提供帮助、引导和使用文档
真实的案例有神州的日期选择,尽可能的限制条件,防止用户的出错。
本文为交互设计七大原则中,介绍了席克定律、奥卡姆剃刀、泰斯勒定律。最后来简单复习一下吧:
希克定律:面临的选择越多,做决定的时间就越长。
奥卡姆剃刀:避繁就简。
泰斯勒定律:复杂性守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