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多不养身

作者: 鹅公庄主 | 来源:发表于2017-03-08 23:32 被阅读212次
艺多不养身

普通人性格各异,爱好不同。除了赖以生存糊口的工作,业余时间自然可以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或邀上三五好友切磋牌技,或到某个死党家里聚餐小饮,或一起散步运动,或喝茶聊天,只要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就能做任何喜欢的事情。

我出生于七十年代初期的农村,那时候直到读小学都点煤油灯,农村的娱乐活动,一是坐人家(串门)扯谈,二是打一副扑克的“画乌龟”,或打麻将,或打骨牌。黑白电视机直到八十年代末,少数有钱人家才买得起,我读初中时为了看《海灯法师》,就是划着渔船过河,去对河的某某人家里看的,我们生产队没一台电视机呢!

初中时,受一些武打电影与电视剧影响,加之老家崇文尚武,我们几个同学喜欢上了练武,跟着班主任欧阳老师,在草坪上蹲马步,学“大洪拳”,学棍术。我记得自己最爱看武打书籍,《今古传奇》、《故事会》是难得的好书。

欧阳老师教数学,他知道下围棋。当时正举办中日围棋擂台赛,聂卫平刮起一阵“聂旋风”,横扫日本十几个超一流棋手(从1985年第一届到1987年第三届,老聂连胜11盘,打破了中国围棋的恐日症),可谓是为中国人争尽了光,欧阳老师用大红纸写出中国棋手的辉煌战绩,贴在学校礼堂墙上,放鞭炮庆祝,可见他的深刻爱围棋与爱国之情!

可是欧阳老师不许我们摸他的宝贝围棋,美名其曰“不能影响中考!”所以初中时,连棋的死活都不晓得。读中专时,第一学期我们就疯狂学围棋,说是疯狂并不为过,寝室熄灯后,我们拿着围棋书去厕所里昏暗的灯泡下看,夏天有月光时,搬了席草去楼顶上睡觉,一摆围棋就是到半夜。记得我和同寝室的朱宏刚,合资出六元买了一副塑料围棋,后来他一人买断了。长沙的李伟培训过围棋的,他水平开始最高,许多老师都败给他,到毕业时也和我们差不多了,因为他没有再去钻研。放假我借了他的一副云子回家教弟弟们玩,姨妈看见了以为是“十全大补丸”。同班有几个的棋力大概达到了业余二三段。来柘溪后,更有时间摆棋了,有十几个铁杆棋迷,住在青年楼,围棋与桥牌通常玩通宵。三四个在一起,边下边讨论,复盘,进步很快。

艺多不养身

去湖北读中专,学校有围棋赛,各类球赛,书法赛等等。那时的中专包分配,只要及格就行,所以更有大把时间学习技艺。虽然我家里很穷,但锻炼身体的习惯一直保持得好,早起与晚自习后两次的跑步,我做到了风雨无阻,跟着我打伴的还有魏仁新。初中没学到真正的武功,中专我们就到处找师父。一天,河北清河的同学张阁神秘的找我,说他找到了一个好师父,邀请我一起去学功夫。原来他天天去蒲圻街上转悠,学校去街上只有两三里路,他看到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算卦的,就央求他要学武功,书上电视上讲多了,仙风道骨的大多是武林高手。白胡子老头说,他没有武功,但可以推荐一个有武功的同道好友。张阁见过了,是一个矮胖的老头,街上卖跌打损伤膏药的。我们一起去火车站附近的平房,找到了这位师父,他从家里拿出一个铅球一样带铁链子的重球,脱掉上衣,挥起铁球,击打全身除要害部位外的地方,毫发无损,看得我俩目瞪口呆,五体投地,恨不得马上拜师学艺!师父说,交一个月的钱就学一个月,这是“铁布衫”硬功,需要从轻到重,一步步练习,炼成了挨打的功夫,至少能挨别人几下没事,再去练打人的功夫。我大概学习了三四个月,从手掌拍打,换成竹篾片扎成的小棍子拍打,然后就没能坚持下去了。因为我从小就爱拉肚子的,练功以后变成便秘了,我害怕拍打肚子练出什么毛病来。张阁看我没去,他也放弃了。还有安徽的徐光怀,没交钱只跟我们练,记得白雪皑皑的冬天,我们在食堂外面练得大汗淋漓。那段时间,海灯法师仙逝,我们悲痛不已,练功时点上三根香,用来纪念这位武林大师。除了练过硬功,我还跟隔壁874班李金田学会了“捧气灌顶法”,我们也是三个人长期坚持了,还有同班的河北张宏宇。我经常喜欢清早站在学校旁的陆水河边去练,迎着朝阳,很是舒服。八十年代末涌现了许多气功大师,流行做带功报告,就是几百几千人,边听报告边练功,气场很足。我们就在蒲圻听过带功报告。还听过一次南极科考队专家的科考报告,听得我们热血沸腾,只想着以后也去搞科考。还有一次,李金田、张宏宇等邀我同去通山县九宫山,拜见著名的圣钦师太。我因舍不得多用钱而没去成。

别人都说,我爱好广泛,却无一精通。写字是从小就爱写,记得爸爸用毛笔在二楼的干杉树上编号码,我很小,就说爸你这写的不好,我长大肯定写得比你好!那时喜欢在墙上乱涂乱画,却还不认识一个字。小学时,班主任曾老师让几个有基础的学生中午练一篇楷书,后来就要我去黑板上抄作业。初中当宣传委员,出黑板报,欧阳老师把报纸杂

志都交给我保管。初中老师有许多字体写得漂亮,同学也有很多写得好的,环境肯定影响人。记得向旦伯校长,放假时用毛笔沾水在黑板上练字,他后来调到岳阳当校长去了。中专我在学校填表时爱好一栏写了书法,于是班主任黄老师让我当宣传委员,一干又是四年。来柘溪水电厂后,我参加了一届硬笔书法比赛并获第一名,此后再未参与。直到2012年左右跟随罗雁标师傅练毛笔字,转眼又是断断续续几年了。

在柘溪,我学练过中功,跟吴巧云师傅学过竞赛太极拳,又跟王正阳一起学过陈氏太极拳新架,张志俊大师的。刚进来上班时还学练过硬气功。对于锻炼身体,我总是乐于去尝试和学习,比如溜旱冰,打桌球,游泳。

对于一项新技能,我总能全力以赴去钻研,直到达到了一定水平,才肯放下来。比如学溜冰,我和黄煌都很爱,那时东坪只有一个“新天地”溜冰场,我俩利用中午与晚上去练习,两三个月后,各种动作都练得很麻溜了,比如冲坡,起跳,倒退,侧溜,但也不知道摔了多少次,我的右手手腕就是那时傲气了,到如今还经常隐隐作疼。

至此,简单说了自己的爱好与经历,其中没有一个是拿得出手的,水平顶呱呱的,这就是艺多不养身。但有一点好处,生活中永远不会寂寞,因为总有事情可以去做,到退休了,我会更加快活,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挑两三项爱好去好好研究。

我们是上班族,工作是吃饭养家的,首先必须精通工作技能。业余爱好只是娱乐,放松,以便更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中。

人生就在不经意间,悄悄流失,现在已过不惑,接近知天命了,却发现,一路走来,沿途的风景美妙,丰富多彩,虽然时光倒流不了,但我们应该以平和心态,坦然面对生活,如同喝茶一般,选好茶叶茶具,烧好山泉水,邀约三五知己,慢慢地品尝,随心所欲地扯谈,尽情享受属于我们共同的时光,静看天上云展云舒,壶中水升水降,享受完后,该干嘛就干嘛去。

写在女神节之夜,祝福我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位女神,天天开心,万事顺意,鸡年吉祥!

相关文章

  • 艺多不养身

    普通人性格各异,爱好不同。除了赖以生存糊口的工作,业余时间自然可以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或邀上三五好友切磋牌技,或到...

  • 春润堂训

    春润堂堂训 胡秉言 求业之精,勤学领悟。艺多不养身,专攻是枭雄。玩忽职业费,敬业乐无穷。殚精竭虑尽心做,鱼目混珠终...

  • 鲁先圣随笔:读书与气量

    读书与气量 文/鲁先圣 古人说:“艺多不养身。”是说要专心学精一门看家本领,在某一个领域达到较高的水准,才会...

  • 曾国藩家训

    (源自百度)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日①:“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

  • 《曾国藩家书》笔记摘抄

    一、论专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 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 若志在...

  • 艺多不养家?

    吴军博士说:人必须掌握一些专业之外的知识,只有这样,人的眼界才可以开阔,才能更好地和别人合作,才能调动更多的资源。...

  • 日课-精于此道,以此为生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

  • 求业在精|致知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曾国潘致诸弟云: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

  • 技多不压身还是艺多不养家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学习时间:574天 学习方法:137累积方法 一、今日学习: 1、《易经》困卦第四...

  • 你那些建议,啥也没用

    见怪不怪,事多不烦,还要加一句,债多不愁。说好了,要保养身体,要积累财富,要好学上进,第二天还是照常睡懒觉,刷手机...

网友评论

  • dedf7cfb5144:总觉得从美好中走出来不容易,当然从挫败中走出来更是不易。不过我以为美好是用来期待和吸收的,不是用来痴迷的
    dedf7cfb5144:当美好与生存出现出入后,我该如何呢?是痴迷于美好不愿走出来还是抛弃美好面对更为现实的生活,以我目前的思想高度以及执行力还不足以很好的处理这个问题😞
    鹅公庄主: @lao邪 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不痴迷,何以成长为状元呢😊
  • 芭蕉绿了:多好的旧时光!💐🌻🌻
    鹅公庄主: @芭蕉绿了 是呀!物质贫乏,精神饱满。
  • 杨琴金山:写的真好啊。
    鹅公庄主: @杨琴金山 谢谢鼓励!
  • 鹅公庄主:围棋,武术,书法。我就简介了这三个爱好。
  • 我是素子:只要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就能做任何喜欢的事情,好文!
    鹅公庄主: @我是素子 👍😊
  • 人在陌上:好好好!
    鹅公庄主: @宴宴 一个好就够了!
  • 心静情静:好文采
    心静情静: 我写不出
    鹅公庄主: @心静情静 你好!也来写写呀

本文标题:艺多不养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ii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