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老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家就有个八十岁的老宝贝。

她就是我的妈妈。
妈妈今年八十岁,我不知道你们家八十岁的老人在干什么?我家这个八十岁的老人可厉害了。这个要从妈妈的平生说起。
(一)
妈妈出生的时候清朝已经灭亡,各地的军阀都在发展自己的势力,妈妈是家里的老小,在其他人生活都无法保证的时候,因为舅舅们的能干,妈妈从小也算是衣食无忧。外婆是大家闺秀,所以妈妈从小就开始念书,在她课业结束时,她已经是一个高中毕业的文化人。
爸爸同样是家里的老小,在爷爷的十三个孩子中,是爷爷的老来得子,疼的不得了。富家子弟的纨绔,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在他身上淋漓尽致。在爸爸九岁时,爷爷去世了。爸爸开始在哥哥们的手下讨生活。一个厉害的嫂子,让爸爸的生活不再向从前那样逍遥。
后来,在爸爸十一岁,妈妈九岁时,它们订婚了。那时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为外婆看中了爷爷家是大家族,想着妈妈嫁过去不会吃苦,就订婚了。妈妈是高中生,爸爸是文盲。曾经妈妈无数次的反抗,都逃不开外婆的家法。
在妈妈十六岁时,他们结婚了。结婚第一年,妈妈就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虽然死去一个,但是,再也没有了离婚的念头。文化大革命后,高考制度开放,妈妈因为年龄超过了,无法高考,妈妈向往外边世界的路彻底封了。
从此以后,妈妈回到家里,照顾老人,生儿育女。分家时受尽了伯伯,婶娘们的欺负。从给别人挑水开始了他们的生活。爸爸妈妈卖过饸络面,卖过菜,卖过水果,卖过小百货,卖过布,养过羊,农村集市上的生意,爸爸妈妈几乎都做过。后来因为妈妈识字,新中国成立时成了中国第一批赤脚医生。当了十几年的乡村医生,接生婆。
如果说妈妈前半生是中国传统农民努力奋斗的样子,后半生就是传说中的神话。

(二)
妈妈四十八岁,大哥高中毕业,在家做生意,已经结婚,有了两个女儿。二哥,因为自己放弃念书,在家放羊,做生意,正在说媳妇。三哥正在上初中。好日子终于慢慢来了。可是,在那一年,妈妈把我抱回了家。四十八岁的她,有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女儿。无数的人都在说她,你年龄都这么大了,你要个女儿能养大吗?儿媳妇不会说吗?哥哥们都同意吗?
妈妈说,我自己养女儿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我能抱回来,我就能养大。
因为村上人的欺负,妈妈不能正常的开卫生室了,妈妈只能回来和爸爸开始做生意。大哥结婚时,盖了一幢房子。二哥结婚时,三哥考上了大学,还盖了一幢房子。三哥结婚时,街道拆迁,又卖了一幢两层的小楼房。再后来,妈妈种地,种苹果树,承包荒地。一个人,供我上完高中,并完成了大学学业。
我大学毕业那年。爸爸七十三岁,妈妈七十一岁。爸爸胆管癌发作了,哥哥们看着给爸爸做了手术。两年后,癌症转移,我结婚了。只希望在爸爸去世前,能看着从小宠到大的女儿,有一个好归宿。
结婚后不到一年,爸爸去世了。就在我大学毕业到爸爸去世的三年里,妈妈一边照顾爸爸,一边还在种地,摆地摊卖布。我们都给她说,你要休息,我们给你钱。可是,前脚给了妈妈钱,妈妈就赶紧存在银行,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她总是说,我自己能劳动,我就自己挣钱,我能照顾自己,不花你们的钱,就不是儿女们的负担。
(三)
妈妈一生养育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孙子孙女十一个,我们成了一个人人羡慕的庞大家族。现在,每年过年,妈妈还会给我们发压岁钱。这就是老人的心吧。我曾因为妈妈干活,和妈妈吵过很多次架。后来,哥哥告诉我,老话讲的对老人要孝顺,不仅仅是孝,对他们好,最主要的就是顺,顺着他们的心,让他们开心。
再后来,我们每次回去,给妈妈钱,她就给自己存起来。也许就像哥哥说的,穷了一辈子,也许钱才能给她安全感。她舍不得自己买吃,自己买穿,我们就买了给她寄回去。每次,都会讲我们浪费钱。然后,又对别人说,这个是儿子买的,这个是女儿买的。然后,听别人满脸羡慕的语气。

(四)
今年,妈妈,八十岁。
她种着一亩地的玉米。每次打电话都会给我讲,她的玉米有多好。
她有一个小地摊,卖布的。每次回去,她都会给我一个床单:妈妈这个没有买的好看,但是睡着舒服。
昨天,我打电话,她自己一个人坐着班车去了距离我家两百公里的县城给自己批发货物。她总是说,她的地摊就是自己的工作,她就喜欢坐在街道,看人来人往。
她现在住在哥哥给她买的楼房里,可是,还是喜欢回老院子种菜。小小的院子里,黄瓜,西红柿,辣椒,小青菜,小白菜,韭菜,还有各种花打理得生机勃勃。每次自己吃不完了,就会给哥哥们送去。
当然,她也有自己的娱乐生活,她每周六下午会去和一群老人学唱歌,学跳广场舞。前几天给妈妈买了个智能手机,还学会了给我们发视频,刷抖音。
这就是我的妈妈,一个勇敢,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的老人。现在已经长大的我们越来越觉得离不开妈妈,有事没事总是喜欢和她说说话,打打电话。再难的情况,在妈妈那里都是小儿科。
有一句话讲的很对:妈在,家就在!因为妈在,心里总有一片牵挂的地方。
我家的老宝贝,一定要长命百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