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 一书里,看到了一个有关于世界粮食短缺的有趣观点。
作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因素在影响着世界粮食短缺,第一,世界人口的增长。第二,生物质燃料的生产。第三,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饮食习惯改变。
001
关于世界人口增长导致粮食短缺,我很认同。虽然近着几年,出生人口率没那么高,但是人口的基数却是不断增大的,而且世界人均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世界人口会越来越多。由此可见,人口多就会对粮食的需求量就会变大。
002
关于生物质燃料生产的增加,会导致世界粮食短缺,我也有所赞同,但又并不完全认同。所谓生物质燃料就是用谷物作为生产生物能源的燃料。这种技术大范围推广的是美国,一个人少地多,而且玉米供大于求的地方。
美国政府以前每年为这种“产能过剩”的玉米很头疼,玉米还好说,可以出口,咱们伟大的祖国还曾经向美国进口过玉米。但是美国政府头疼的是秸秆的处理。在《星际穿越》 电影里,一开头就是一个农村家庭在自家门口的玉米地里烧秸秆,空气里弥漫的都是秸秆灰,生存条件非常的差,男主角为了自己的女儿能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才去冒险探索另外一个适合人类居住地星球。不过,很幸运的是,美国政府在没让环境恶化前,找到了处理秸秆的方式,那就是用他们来生产生物能,制作不污染环境的天然气。
但是,这种生产生物质燃料的方式会影响粮食短缺,有点牵强,虽然现在是一个能源短缺时代,但是,粮食才是真正的战略性储备,我想不会有国家愿意用农用地来种植生物质原料,也不会有很多国家有这么多适合用来种玉米的农作地。
003
刨除民族歧视不说,作者认为以中国、印度代表的新兴国家的饮食改变会导致粮食短缺,主要表现在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肉类需求提高,其次,国家需要种植更多的粮食和草料来喂养牲口,从而导致粮食产量降低。
这让我想起日本这么一个能源和资源极度缺乏的发达国家,能源就不用说了,福岛核电站都出问题了,迫于能源短缺,无法满足国内能源供不应求的形势,不得不又重新启动别的核电站。关于粮食和资源,一个连鲸鱼都要捕食的国家,难道他们对肉类的需求量很低吗?
虽然我很反感作者这种“新兴国家”的说法,但是不能完全刨除肉类需求量增大而隐藏的粮食危机,即便不是新兴国家对肉类需求量上涨,其实发达国家对肉类的需求量其实更大。
世界上每7个人里,就有一个人挨饿,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不再是国家层面的问题,这关乎到我们每个人的现实生活,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当然,为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让你不吃肉,而是节约粮食,杜绝浪费,需要大家从点滴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