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说三年就是一辈子,仔细想想也真是这样,用在我身上准极了,不知道别人的感受是怎样?
3年前,也就是2016年的这个时候,我一个人住在龙岗租来的公寓里,享受着一个人百无聊赖的孤独,做着迷茫不知所措小项目,同时心里有点赚了小钱的惬意和踏实。
就在那个时候,我开始想理理财,也是付出“代价”的开始,每一次代价都是头脑判断的结果,当时就是基于学以下的皮毛,开始了浅薄的投资之路,现在我来温故一些当时我文章当中一些观点:



从我2016年的点滴文字里,可以梳理出几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想法和思路决定了命运,而想法和思路是需要经历的打磨和大量学习总结。
行业决定职业,选不对行业,小贵靠拼搏,大富靠风口。
就像复利概念一样,好的习惯、正确的方向,经年累月的投入,就会有大回报。
在这样的观念的洗礼下,有一件事情令我记忆深刻:我当时每天买矿泉水喝,每周按照10.00算,一月就是40.00,每年就是500.00左右,如果我买电水壶烧水,差不多1年省400.00左右,而这400.00如果作为投资本金,将来可能产生非常大的回报,当时我的想法很明确:尽可能地把钱花在能够挣钱的东西上。
可笑的时,这样的想法仅坚持了1个多月,后来买了各种奢侈品、做各种昂贵终极体验等等,再加上生意上的失败,在过了几个月的“穷人乍富”的日子后,又回到了赤贫的日子,甚至在最困难的时候,靠保险里贷款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我犯了2很严重的错误,第一买了“不合适的保险”,第二被消费主义洗脑。
为什么要买保险,我当时再想60岁以后的生活要怎么办?吃喝拉撒和生老病死,需要很大1笔钱,这时我想到了保险,但是因为从来不知道保险怎么配置,所以就在业务员的推荐下买了几款保险,然后再接下来的2年里,身边好多朋友不止1次地,劝我别缴费了。于是我开始付费学习了一下保险,才简单明白如何配置保险:

寿险100万 重疾险50万=30万重疾+20万 医疗险=100万 意外险50万 合计300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