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分享两本书中的两个关键词
1
复盘
《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
复盘是围棋中的一种学习方法,指的是在写完一盘棋之后,要重新摆一遍,看看哪里下得好,哪里下得不好,对下得好和不好的,都要进行分析和推演。
复盘的关键是推演,通过推演这个动作,复盘就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复制呈现,而是可以对各种可能性进行探讨。正是因为推演这个动作,将复盘与总结从本质上区别开来。
复盘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固化流程、校验方向、认清问题背后的问题、发现和产生新的想法与知识。
复盘是以内容为导向的,所以要抓住事件本身。我们可以通过三个问题来清晰:
1.现在情况如何;(客观事实)
2.当初是怎么决定的;(背后的逻辑)
3.让我们再审视下思考的前提。(假设、重新推演)
这三个问题,可以帮助你清楚认识事情的方方面面。
复盘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需要在复盘时仔细判断。
是否是偶然事件?复盘结论的得出,是否经过3次以上的why或者why not的追问?是否是经过交叉验证得出的结论?
2
复利
《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
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人类的第八大奇迹。虽然表面上似乎很多人懂得这个道理,但理解和运用的深刻程度应该是大不相同的。
我们再重温一下当年课本上古老的复利故事:
话说在古印度,有一位叫西萨的宰相发明了国际象棋,当时的国王甚为喜欢,于是龙颜大悦之下就要好好地赏赐一番,就问西萨有什么要求。西萨就说了:“陛下,臣别无所求,只想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放1粒麦子,在第2个小格里放2粒,第3个小格里放4粒,以此类推,以后每一小格放置的小麦数量都是前一小格小麦数量的2倍。然后请您把这样摆满棋盘上的所有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国王在不察之下,认为这个要求真是一点也不过分,很痛快地就答应了他的要求。但是当属下搬来一袋袋的小麦开始计数后,国王才郁闷地发现:自己被这个宰相给“算计”了一把,因为就算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粒拿来,也满足不了宰相的要求,自己虽然贵为国王,富甲天下,同样是无可奈何。有人计算过,按照这种方式填满整个棋盘大约需要820亿吨大麦,按照现在全球大麦产量来看,大概550年才能满足那个聪明的国际象棋发明家。这是一个何等巨大的数字啊,大到令人瞠目结舌。
上面的故事说明,复利是从直觉上感觉不到的,我们一般会表现的和国王一样,1粒麦子不断double,在一个小小的棋盘上能有多少呢?确实,一开始也不容看出来,可怕的效应在我们看不到的远方。从直觉上感觉不到的事情,从短期看不出来差别的事情,容易被大多数人忽视。

复利的奇迹,对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同样有重大的启发。芒格说,要争取每天睡觉前,都比醒来时聪明一点点。这句话太重要了。这是个人成长中的复利效应。
我们来看一个对自身而言有趣的例子:
假设现在自己的水平是1,则1年后:
每天毫无长进的结果:1.00
每天进步1%:1.01^365=37.78
每天退步1%:0.99^365=0.025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1.01^3*0.99^2)^73=2.04
以上的复利结果同样是震惊的,对于每天努力一点点的人,一年后将比以前的自己优秀38倍;而每天退步的人,将自己的才华消耗殆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毅力坚持的人,一年后只进步了1倍。这说明每天坚持学习,对自己严要求,假以时日,个人能力的进步上将超过自己想象,这就是复利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