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边疆行(九)

作者: zhaoyongxin | 来源:发表于2017-06-08 07:50 被阅读274次

——北疆边境自驾游记南下篇之一

(文/永新    图/建成  并生  兰兰)


(续前)

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北大荒集团

25日3点多天虽已亮但却灰蒙蒙下着小雨。今天开始,我们将沿另一条中俄界江——乌苏里江一路南下前往中朝交界的长白山。8点半离开抚远县城时雨渐渐停了。

离开抚远县城雨渐渐停了 紫气东来,何等大气

我们沿S210省道向南进发,再次进入原属于北大荒的三江平原。

往南延伸的边境公路S210

途经一个叫浓桥镇的地方时,我们发现公路两旁扎堆似的全是销售和维修农业机械的公司。

浓桥镇农机销售一条街 各种农业机械五花八门

各种大大小小的拖拉机、收割机和插秧播种机等农业机械五花八门琳琅满目颇具规模地在公路两旁摆了近一公里。令我这当过5年农民的老知青看着心里发痒也算开了眼界。我想这里才是真正的农业地区。我要是生活在这里定也是个摆弄农业机械的行家里手。我跟并生说,在这里当农民其实蛮好,有个几百亩地,全部机械化耕作,土地肥得流油,一年只种一季,卖了粮食有钱又有闲,可以去周游世界。并生说你想得挺美,不过这里农民的日子过得比我们那儿农民好倒是真的。

路上行走的农业机械 拖拉机挂着巨大耕作机械

S210柏油路面有些坑洼,我想可能是经受了太多农业机械碾压的缘故。不过到了隶属北大荒集团的前哨农场、前锋农场、胜利农场和饶河农场后,道路面貌一新全是宽阔平整的水泥路。这几个农场原来也都属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而现在均属黑龙江农垦总局的上市公司——北大荒集团(北大荒股份)。

北大荒集团的前锋农场 北大荒集团的胜利农场 兵团留下的农场连队建制 北大荒集团饶河农场

每个农场场部就像一个漂亮的小县城。农场区域内笔直的公路两边坡下就是灌溉水渠。水渠边种了一排翠绿的樟子松或东北落叶松,一眼望去就是一道风景线。

农场的机耕路和灌溉水渠 农场公路旁笔直的东北松 路边东北松像一道风景线 公路两旁翠绿的樟子松

公路每隔大约一公里就有一个机耕路口,左右各有一条机耕路通往耕作区。这里水资源充沛,耕作的大多是水田,一块块整理过的水田看上去就像一面面平整的镜子构成了独特的美景。

水田的风光,别样的美景 农场像镜子一样的水田 镜面一样的水稻田

此时正值春耕时节,水田里的拖拉机突突突地忙碌着,公路上也时而匆匆驶过赶去地里干活屁股挂着各种耕作机械的拖拉机。

不知何用的农业机械 巨大的农业耕作机械 拖拉机巨大的轮胎

公路与机耕路口的地面总是被拖拉机搞得一塌糊涂面目全非。拖拉机巨大的车轮在地上留下的黑泥随着离开路口逐渐变淡,而在靠近另一个机耕路口时又逐渐变黑。我车轮碾过黑泥时,底盘立即响起一阵唰唰的声音。不过农场在修路时大概已考虑到机耕的因素,任凭拖拉机巨大轮胎的肆意倾轧碾压,公路基本未见破损。

乌苏里江畔的饶河县

过了位于乌苏里江畔的饶河县,我们沿另一边境公路S211继续往南进入三江平原东南部的完达山脉。

完达山脉
完达山脉的树林 完达山脉的树林 完达山脉中的林场

这里的林区公路比起大小兴安岭来要好走得多了。山不太高,坡不太陡,弯也不太大。公路边看到的大多还是高高的白桦林。顺带提一下,以完达山命名的“完达山乳业”也是北大荒集团控股的企业之一。

完达山脉一个林场场部 珍宝岛及虎头景区路牌

进入虎林市地界后,我们看到路边有个珍宝岛旅游景点的指路牌。

进入虎林市地界 此处到珍宝岛还有35公里
珍宝岛
珍宝岛(图自网络)

这个珍宝岛就是1969年中国与苏联在乌苏里江发生武装冲突,我方称之为“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地方。当时苏军出动了坦克、飞机、装甲车和火箭炮等重武器,但最终还是被我军用轻武器和岸上的炮火赶回了对岸。而苏军一辆当时最先进的坦克被我方打瘫后沉入了乌苏里江,后被我工兵悄悄潜入江底用钢缆慢慢拖出来运到了北京,现在还存于国家军事博物馆内,而且对我军研制新型坦克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当然,这些都早已成为历史,现在的珍宝岛俄方早已承认是中国的领土。

珍宝岛景区就在珍宝岛乡

珍宝岛给我深刻的印象除此次战役曾牵动全国亿万人民的心外,还因为中苏关系恶化后,毛主席针对性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此后神州大地全民挖洞且保留至今。当然,后来我才知道当时苏联领导人在珍宝岛失利后曾一度扬言要对中国动用核武器。而老人家是作为应对而提出上述号召的,这在当时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

通往珍宝岛景区的路口

我们在通往珍宝岛的路口停下,商量是否能拐去珍宝岛看看。但算算时间和路程都不合适,斟酌后只好遗憾放弃而继续前往计划中的下一个目的地: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遗址。

前往虎头要塞遗址
虎头要塞
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 我们把车停在遗址广场前 虎头珍宝岛景区导览图 日军虎头要塞遗址简介

虎头要塞是二战期间日本关东军在中苏边境上秘密修建的大型军事要塞之一。该要塞位于虎林市虎头镇完达山余脉的丘陵中,与俄罗斯伊曼市隔乌苏里江相望,主要是用于钳制和打击苏联当年的萨里斯基军事区、西伯利亚铁路、伊曼铁桥等重要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地。虎头要塞除一条铁路通到完达车站进而通往哈尔滨外,周边遍布沼泽,加之几个山头的重炮阵地和地下地上连为一体巨大工事,防御坚固、攻击力强,日本关东军称其为“东方的马奇诺防线”。要塞的修建从1934年开始耗时6年,强征劳力十多万。为了保密,无数的中国劳工和战俘在修筑期间惨遭奴役而完工后被日军残忍杀害。

虎头要塞博物馆入口处 虎头要塞是二战终结地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对虎头要塞发动了攻击,日军守备队凭借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日本天皇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躲在地下工事里的日军虽然也收听到了广播,但与上级失去联系的日军司令官认为这是苏军的阴谋,仍旧依托坚固的地下工事进行顽抗。在劝降无果的情况下,苏军找到地下工事的通风口投入液体炸药灌入毒气才于8月26日攻克了虎头要塞。这一战役使二战实际结束推迟了11天,虎头要塞也因此成为二战的最后终结地。要塞里的1400多名守备日军和在要塞避难的数百名日本开拓团及军属除53人逃脱生还外,都成了不义战争的殉葬品。而1000余名苏联红军将士和许多抗联战士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日军在东北多处修筑要塞 虎头要塞修筑背景 要塞中一个山头的工事图 苏军攻占虎头要塞 要塞的亚洲第一巨炮 无数中国劳工战俘遭杀害

并生20年前就随几个朋友来过这里,回去时还带了一本关于虎头要塞的书,是当年要塞里侥幸逃离的日本士兵冈崎哲夫历经艰辛回到日本后写的回忆录。

冈崎哲夫写的的回忆录 回忆录的扉页

我读过此书,所以对虎头要塞事先有所了解,而来这里也是我的建议。

1945.8.8苏联对日宣战 1945.8.9苏联对日总攻 1945.8.15日本宣布投降 1945.8.26二战结束

如今,虎头要塞遗址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日军侵华铁的事实以及战争的残酷和血腥。

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

要塞遗址上建有一座“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博物馆除全面介绍要塞的情况外,还开放了部分地下工事供人参观。

遗址广场上抗日英雄群雕

遗址的广场上,有一组抗日英雄的群雕。

抗联战士和苏联红军

花岗岩砌成的高高石墩上站立着一位手擎机枪的抗联战士和一位端着冲锋枪的苏联红军。

左2手执皮鞭者为金日成 抗日英雄名字包括金日成

石墩周围立着8位抗日英雄的塑像,石墩正面刻着他们的名字,包括金日成。

二战期间日军的轰炸机

群雕不远处停放着一架二战时期的日军轰炸机,像是提醒人们这里当年是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二战战场。攻克虎头要塞的战役现已拍成了系列电影。

二战日军轰炸机 建成在二战轰炸机前

我和建成参观博物馆时两人壮着胆子进入了地下工事。潮湿寒冷的坑道里灯光昏暗空无一人,各种功能和用途的房间应有尽有但都不大。工事内分岔很多,我们拐了几个弯后似乎要迷路,又联想到这里曾经的场景顿感阴森恐怖毛骨悚然,于是两人不约而同决定立即返回。返回时还差点走错一个岔口,回到博物馆内才舒了口气。

博物馆通向地下工事入口 地下工事错综复杂 岗哨的射击口 坑道内四通八达 日军洗浴处 食品储备库 地下弹药库 似乎感觉到亡灵的哀号 阴森森的地下工事 阴森森不知通向何处 坑道的分岔路口 地下发电所 守备司令官指挥室 通向上一层的楼梯 坑道蓄水池

我问博物馆管理员这地下工事全都开放了吗?他说哪有可能,这附近几个山头地下都有,而且全都连通,这里只是象征性地开放一小部分让人参观。可见这虎头要塞规模有多大。

二战终结纪念园

离开要塞遗址后我们来到附近的二战终结纪念园。未待下车突然雷声隆隆乌云压顶,一阵大雨过后噼里啪啦下起了豆大的冰雹。我心想这或许是苍天对那些亡灵的哀悼,也提醒人们永远都不要忘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是怎样的苦难。

密山市

大雨和冰雹停后我们沿S309继续南行。到达虎林市区时,看看天色还不太晚于是继续前往密山。

与乌苏里江相通的月牙湖

虎林市位于完达山脉南麓,与俄罗斯隔着乌苏里江,也是赫哲人的故乡和边贸城市。这里农业发达,以种植水稻为主,北大荒集团就有几个农场在这里。虎林市和密山市均为县级市,属鸡西市管辖。

夕阳如一团火球徐徐落下

快到密山时,夕阳正在西边天际落下,血红色的夕阳在雾气中模模糊糊就像一团红色的火球徐徐隐入地平线,把天边染成了一条暗红色的光带。使我想起以前在林场插队参加打山火时看到远处隐约火光一样的场景。

天际一抹红色的光带

当晚我们在密山皮革城大酒店住下。

下榻密山皮革城大酒店

酒店隔壁的“密山—海宁皮革城”应当是浙江海宁与密山共同建设的,为众多的浙江海宁人来这边城与俄罗斯做皮革生意提供方便。浙江人头脑灵光做生意厉害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我就知道北京前门大栅栏许多卖皮衣的都是浙江人。浙江人还曾把皮鞋卖到欧洲与意大利竞争结果被欧盟反倾销。

酒店是浙江人开的,规模不小,设施齐备,价格合理,停车方便,还提供像模像样的自助早餐。

密山—海宁中国皮革城

晚饭后我到车里取步话机充电,返回酒店时在电梯里遇到三位金发碧眼年轻漂亮的外国姑娘。

作为有风度的中国男士我当然以“你们好!”主动招呼,不料她们面面相觑居然听不懂这泱泱大国最基本的问候之语。我随即加了一句:Where Are You From?

We are Russians。其中一位姑娘回答。

Oh!Russian girls are beautiful!我紧接着赞美一句。

这下听懂了姑娘们嬉笑,而电梯门也开了。俄罗斯姑娘Bye—Bye后鱼贯而出进了三楼闪着彩灯放着轻音乐的酒吧。最后那位还回过头朝我打了个飞吻,而我当然也绅士般回敬。

我继续上升到五楼后跟建成说了这小插曲,兰兰在一旁听着睁大了眼睛,看着建成说同意你去放松一下!

建成说开车累得要死去什么酒吧,还是喝点小酒早点睡。

我心想你这老婆在身边就是有那贼心也没那贼胆。

清晨中的密山市
兴凯湖

26日一早我们沿县道X119前往50公里外的兴凯湖。并生说她20年前走的也是这条路。

沿X119老路前往兴凯湖

一早听兰兰说今天没米煮饭了于是我们在路过一个小粮店时进去买了袋鸡东大米。50斤135元平均一斤2块7,便宜得我们都不忍砍价。老板娘说“鸡东大米鸡西煤”,买她的米肯定没错。我们将信将疑反正没米下锅终归要买,而我们沿路看到的这一带都是水田在这买应当没错。

还是一望无际的黑土地 路边一排排圆形的粮仓

沿途还是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不时见到路边一排排圆形的粮仓。

知一镇农副产品大市场

在路过一个叫“知一镇”的地方时我说这可能是原来的知青点。因为我看过一部电视剧讲的就是兴凯湖插队知青的故事。并生和建成也都觉得很有可能。

抵达兴凯湖的GPS截图

兴凯湖是中国与俄罗斯交界的界湖。其中约四分之一的面积属中国,而大部分的湖面以及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土地都是1860年晚清政府签定《中俄北京条约》后割让给了沙俄直至今日。

兴凯湖畔的国宾馆 建成在兴凯湖畔拍照 兴凯湖游客观景台

抵达兴凯湖时天刮起风又下起小雨。湖的周边遍布宾馆、度假村和疗养院。我站在岸边放眼望去,只见湖面烟波浩渺、天水一色,波浪拍打着沙滩仿佛回到了厦门的海滩。而刺骨的寒风夹带着细雨一阵阵地打在脸上才将恍惚中的我从温暖的厦门拽回了这寒冷的兴凯湖畔。因担心手中的相机受潮,在冒雨拍了几张照片后我们匆匆上车依原路返回。

仿佛回到了厦门海边 看照片与厦门海边无异 这是中俄界湖——兴凯湖 在兴凯湖留影

兴凯湖中盛产白鱼。我们匆忙之中并未品尝。不过接下来在回到密山后倒是见识了一下。

兴凯湖畔的建筑

继续南行就要先回密山。在密山市里看见有个人用一根竹竿挑着两条大鱼在街上逛荡,这鱼有将近一米长。我靠近后停车摇下车窗问这是什么鱼哪儿的?这是兴凯湖的大白鱼!那人说。并生举起手机要拍照,那人一看嘟囔了一句不买又拍照!立马转身离去。不过还是被并生抢了个镜头。

挑着兴凯湖大白鱼的男子
鸡东县和鸡西市
鸡东的大米鸡西的煤

沿S309继续往南就到了鸡西市管辖的鸡东县。在密山买的那袋大米就是这儿产的。我们在路边一个小广场停车用午餐。一尝才知道这鸡东大米的牛皮不是吹的。旁边小店铺有个女孩过来看热闹,我问她你们这儿土地这么肥沃种大米还要施化肥吗?她说当然要,不然地里哪有那么多养分。由此我想这儿大米好吃应当还是缘于气候的关系,比如一年只种一季生长期较长,还有昼夜温差大等等。

离开鸡东前往鸡西 鸡西市是煤城加墨都

很快就到了鸡西市。这是个地级市管着虎林密山鸡东等一大片。鸡西因地处鸡冠山西麓而得名。这里盛产煤炭和石墨,是黑龙江省三大煤城之一,且号称是中国的“墨都”。可想而知,这被两种黑色物质包围着的城市会是一种什么样情况。穿过市区走了很远,抬头一看还在鸡西市的梨树区。可见市区范围之大。

马桥河镇

穿过鸡西市区我们转S206继续南行。在翻过一座大山又下了5公里的长坡后,一座美丽的城镇展现在眼前。看地名牌这儿叫马桥河。

美丽的马桥河镇

省道S206与国道G301在这里会合,往东去绥芬河,往西去牡丹江。

左去绥芬河,右到牡丹江 这儿耸立着一座丰碑

在省道S206与国道G301交会处的山坡上耸立着一尊高高的丰碑,碑顶有几匹马和俄文,看不出是何寓意。我估摸这应当是此地的俄罗斯友好城市赠送的物件,就如当初法国送给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一样。在镇上大路两旁还立着两座艺术感十足的俄式宝塔。不过此刻天上乌云密布拍摄效果不佳。

马桥河镇路边的艺术塔

随即,我们进入了国道G301——绥满公路。

(待续)

相关文章

  • 白山黑水边疆行(九)

    ——北疆边境自驾游记南下篇之一 (文/永新 图/建成 并生 兰兰) (续前) 北大荒集团 25日3点多天虽已亮但...

  • 白山黑水边疆行(五)

    ——北疆边境自驾游记东进篇之一 (文/永新 图/建成 并生 兰兰) (续前) 龙江第一湾 自驾小分队边疆行第二段...

  • 白山黑水边疆行(四)

    ——北疆边境自驾游记北上篇之四 (文/永新 图/建成 并生 兰兰) (续前) 前往漠河 18日早晨天气预报:漠河...

  • 白山黑水边疆行(二)

    ——北疆边境自驾游记北上篇之二 (文/永新 图/建成 并生 兰兰) (续前) 阿尔山 阿尔山是内蒙古兴安盟所辖的...

  • 白山黑水边疆行(三)

    ——北疆边境自驾游记北上篇之三 (文/永新 图/建成 并生 兰兰) (续前) 根满公路 根满公路(根河——满归)...

  • 白山黑水边疆行(六)

    ——北疆边境自驾游记东进篇之二 (文/永新 图/建成 并生 兰兰) (续前) 二十二站 二十二站是大兴安岭塔河县...

  • 白山黑水边疆行(十)

    ——北疆边境自驾游记南下篇之二 (文/永新 图/建成 并生 兰兰) (续前) 绥满公路和柳毛村 绥满公路(绥芬河—...

  • 白山黑水边疆行(八)

    ——北疆边境自驾游记东进篇之四 (文/永新 图/建成 并生 兰兰) (续前) 北大荒(三江平原) 24日早晨3点...

  • 白山黑水边疆行(七)

    ——北疆边境自驾游记东进篇之三 (文/永新 图/建成 并生 兰兰) (续前) 瑷珲镇 4月23日5点半起来,天早...

  • 白山黑水边疆行(一)

    ——北疆边境自驾游记北上篇之一 (文/永新 图/建成 并生 兰兰) 前往祖国边境最北的漠河北极村和最东的抚远乌苏...

网友评论

  • 林箬云:感谢分享,了解了日军侵华的又一罪证。虎头要塞章节可单独写成一文。
    zhaoyongxin: @凝颦 谢谢您的建议!🙏

本文标题:白山黑水边疆行(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pg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