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你真的知道该如何读书嘛?!

你真的知道该如何读书嘛?!

作者: 你的时候了 | 来源:发表于2018-05-30 14:00 被阅读63次

阅读动机:有目的和无目的

我开始觉悟到阅读的重要性,来源于一次跟一位大学朋友的聊天,暂且称为M先生。

在一次马原的课上,讨论起中国共产党的问题。跟M先生不小心坐了前后座,他在后面高谈阔论的讲述他对于党派之争的理解,对于当下中国政治的体会诸如此类的问题,然后跟他聊天后,然后噼里啪啦批判我们平时阅读的书目都是以前中学生必备,高中生必备的一些书目,这样的阅读史只会让我们在狭隘的眼光中看待这个世界,只会让我们不断为了应试而去完成的一些阅读,这样的积累是没有任何用处。然后举例,他身边的朋友十几岁开始看英文版的《资本论》之类……

在这次交谈之后,对我自身的影响挺大的。反思自己,面对一些问题,很想提出自己的见解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思想以及文化的积淀,这样的精神世界无疑很单薄,不丰富的。

我说这么多,只是最后想总结的是,关于阅读,每个人的动机是不一样的,但是只要能够最终的意义是提升自己,出发点已经没有那么重要。

刘瑜曾经说,他之所以读那么多的书,就是为了装B。

当下的阅读,由于每个人的环境不一样,心境不一样,所处的地位不一样,所以,去阅读的动机截然不一样。

一种是功利性的阅读。狭义上来讲,这样的阅读的好处就是能够更加有效地吸取知识,为自己所用。譬如,考研阶段,17本专业书,但是如果我带着明确的考试的目的,去复习,去消化理解,去精读,这样的阅读最后带来的是专业能力的提升,这是有短期投入,短期产出效益。诸如此类的阅读,还发生在生活的各个领域。

二是非功利性的阅读。俞敏洪曾经说过:文化的底蕴决定生命的厚度。这样的无目的的阅读在最开始的时候,可能是存在于中世纪贵族阶层。但是现在能够无功利心的去阅读,只是为了“修身养性”,或者只是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的阅读,是难能可贵,并且需要坚持。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样的阅读对于自身的改变,可能短时期内看不出些许的变化,但是就长期来看,“润物细无声”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无论是有目的还是无目的,或者是两者兼有之,但是只要能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的产出与收益,是显而易见的。当然,不得不提的是,要学会阅读经典,学会挑选适合自己的好书。

读书笔记:到底要花多少工夫

就我自己而言,我在大学四年里,是做了五大本笔记,这些笔记的构成方式是:一是精辟的句式,句子;二是文章的思维框架结构;三是读后感所组成。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做笔记的方式。

案例一:记得上课的时候,一位媒体经验丰富的老师有提到他做笔记的方法,就是看完一本书,将报纸撕成一条条,然后看到可心的句子就用报纸夹在那一页,然后再在电脑上,将那一页文字,打印出来,这样的好处一是不容易掉,二是方便检索。

案例二:另外一个朋友做笔记的方式,就是看到喜欢的句子,就直接用手机拍下来,然后放在一个文件夹里,这样的方式就是方便快捷,并且也是随时可以查找。

案例三:还有一个读书牛人他对于笔记的理解是:读书不是简单讲文字人一遍,也不是将所有文字汇总一起,真正的能力是依靠自己学习得到的,读出本质,挖书三尺,进入作者的大脑,与作者一起思考。方式就是:

1、提炼作者的关键词

2、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思考,然后将自己所想所得记下来

3、检索相关内容,出自不同源头。

4、将自己搜集的信息分类汇总,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种大牛人物的做法需要时间精力以及资源,一般的读书人可能很少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是这样的方式去读一本书,比阅读很多本的掌握的效果,要大得多。

无论哪一种方式,只要能够符合你自己的习惯,建议的话,读书最好能够跟做笔记相结合起来,这样不至于不知道自己到底读了哪些书,到底吸收的又有多少,用起来的时候,不知道往哪里去找。总之,将别人的东西,消化吸收为你自己的,就是最终极的目的。

读书方式:输入与输出

本来打算聊一下读书的方式,比如精读与泛读,粗读与略读之类的,但是还是讲得不够深入,并且,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方式是不是也适合其他的人。

所以,想谈一谈,关于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问题。这点是我体会比较深刻的一点,因为自己的身上也存在着这样的误区。

个人情况,大学四年读了很多书,但是实际上,不知道是不是阅读的积淀不够,还是阅读的方式出了问题,仍然觉得读了这些书,然并卵的赶脚。

但是,慢慢在生活中,会发现,所谓的“润物细无声”说的正是此。在一些生活的现象中,我会对比我曾经在书中也看到过这样的现象。

比如读《影响力》这本书,有一个现象就是“费经周折才得到某样东西的人,比轻松得到的人,对这件东西往往更加珍惜。这样的道理,大家在生活应该经常碰到。但是如何用更文(zhuang)艺(bi)的话语将此表达出来是另外一回事,并且你表达出来,你自己去敏锐感受到这个现象,利用这个心理现象为自己所用是另外一回事。SO,你需要阅读。

在阅读中,很多人包括我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学以致用”。有时候,看到逼格高一点的书,我心里会想,这对我生活实际有什么用处呢?

但是,在另一个层面来讲,这个问题是决定是否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的问题,如果,你觉得你看了这本书,你对生活有了帮助,比如你看了一本有关于心理学的书,你对于生活是有帮助的,你知道如何更高的洞察周围的人,提升自己的人际关系,然后你会在看书的时候,更加有兴趣,想要看到更多不同的书。这样就是良性循环。

否则,反之。但是,这样做的前提是,你输入与输出达到了一致,你了解了这本书的内容,并且在生活实际中运用到了。

还有一种就是输入与输出遇到困难的书籍。譬如,我在阅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万历十五年》这样的历史性书籍,对于生活的实质上帮助是很少的,但是我如何消化理解文中的观点呢?我如何能够看完这本书,过了几天,仍然可以记得讲述里面的内容呢?

那就要靠两种:一种,也就是我正想尝试的方式,就是写书评或者说读后感之类的,逼着自己能够看完之后,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而不是简单抄下书中的一些观点性的句子,而是通过写文章的方式,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这样的方式,写东西的过程,就是思维整理的过程。

在这样的写的过程中,不至于自己处于被动的枯燥的阅读,而是带着自己的思想代入式的思考。

另一种,就是跟别人讲述。无论是《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向他的搬砖工人讲故事,还是毕淑敏在上大学的时候,偷偷看完书,跟着同班同学将书中的故事,诸如此类的故事情节,在书中比比皆是。唯一一种相同的就是想别人讲述是很能锻炼自己对于看书之后的理解能力的。一来,形成良性循环,会不断的告诫自己需要更加将书中的情节理解清楚,二来可以锻炼口才,如何进行输入输出,将故事描绘更加精彩,吸引别人听的更加专注。

总之,上述内容只是我在平时阅读中的感悟与困顿,只是一家之言。

相关文章

  • 你真的知道该如何读书嘛?!

    阅读动机:有目的和无目的 我开始觉悟到阅读的重要性,来源于一次跟一位大学朋友的聊天,暂且称为M先生。 在一次马原的...

  • 《越读者》:我们到底该如何读书?(附2000字重点摘抄)

    开始之前,先思考几个问题: 你是不是真的知道该如何读书? 你读书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惑? 你有没有时...

  • 你真的会“读书”嘛?

    经常听到身边的很多朋友抱怨说,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书,却感觉什么也没有学到,生活上也没有人任何改变。我想原因...

  • 工作日记之一,

    生活是什么,你知道嘛?我知道嘛?可能你知道你自己的生活是什么,但我的生活还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自己的方向,日子总是在...

  • 读书真的无用嘛?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在微信公众号看到一篇有关评价读书的文章,说的很有道理,这里也分享一下感受。 在大学以前自己是那种...

  • 2018-04-04

    你是真的喜欢嘛? 你到底喜欢她什么? 你会想她嘛? 你真的为了她放弃了很多嘛? 你真的为了她努力嘛? 你还是没有...

  • 25/28 读书的坑

    为什么参加这个训练营呢?因为发现自己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读书。 高中毕业后有段时间特别讨厌读书,看到书就烦,当...

  • 2020-10-06

    真的很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 如何靠读书成功逆袭,走上人生巅峰?

    文|滴小迪 你是否觉得读书无用? 你是否觉得读了很多书,还是驻足不前? 你是否不知道该如何读书? 你是否无法坚持读...

  • 每天读书,你知道该如何读书吗?

    很多人读了一辈子书,其实并不了解书。 很多人强调开卷有益,其实,如果不掌握看书的方法,读书破万卷,还是在原地踏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真的知道该如何读书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rt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