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内外兼修
术语 |《平常心禅与精神分析》

术语 |《平常心禅与精神分析》

作者: BuleCAR | 来源:发表于2021-07-20 11:22 被阅读0次

1.全能感

oceanic feeling

2.自体

self

3.退行

regression

返回到一种早期的或原始的心理功能阶段

4.母子关系的共生阶段

the somato- symbiotic phase

当你感觉自己与宇宙一味时,实际上你是迷失在一种幻想中:幻想回到母亲的乳房。

5.无我

no-self

无分别心

6.无分别的自我

no-separate-self

7.整体

One Body

8.一味

“始终如一”的“一味”生活是何种面貌?一个典型的特征是我们的生命彻底远离二元论调,“不再有任何困扰”。也就是说,我们不再把自身划分为好的部分和有问题的部分;只是单纯的生活,一个时刻接着一个时刻。困扰并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它们隐匿入我们的生活。

9.空

在精神分析文献中,空意味着无意义感,是指一种内心的空虚或者无生气的病理感受。但这个与“空性”没有多大关系。

10.自体的空性

所有体验的无常,在整体的背景下,并没有一个永久的体验或者观察者看着它们的过往。

从佛教的角度来说,对空性的觉知意味着不抵抗的态度,对川流不息、转瞬即逝的生活的接纳。

11.接纳

acceptance

接纳,即不回避。

接纳每一刻,即是体验每一个当下;就像空性本身一样,在当下之外,我们没有增加任何额外的“接纳感”来使得它变得不同或变得更好。

12.无常

净香·贝克说,要做到对空性全然的接纳,就要领悟到:“事实上,无常只是完美(perfection)的别称。”

13.完美

完美就是接纳生命的全部或者说是让生命是其所是。

14.觉悟

我自身和生活的环境之间已不再有任何分别的时候,不管它们可能是个什么样子,那就是觉悟。这种无分别心与任何特殊的情感状态无关。

15.八正道

Eight fold Path

在修行的过程中保持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无分别之心的实现,要求我们对生命中真实的每一时刻做出积极地反应——而非被动地等待那瞬间极乐的降临。

16.开悟后的修行

post-enlightment practice

17.书籍

杰克·康菲尔德 Jack Kornfield

《狂喜之后:踏上内心的探险之旅》

After the Essay,the Laundry

18.禅病

zen sickness

沉迷于强烈的明心见性体验、为体验而体验,可能是一种潜在形式的禅病。这些人不是将顿悟作为一盏明灯来照亮自己整个生命,而是把自己变成禅宗飞蛾,无法控制又醉酒般的被人吸引入自己的光亮。

19缘起

pratityasamutpada

一切事物均处于因果联系中,依一定条件和合而生,这是“对常识印象的挑战,即一切事物都拥有永恒的、稳固的、独立的本质。”

20.道元思想研究者弗朗西斯·库克(Francis Cook):

一旦我们能够认识到所存在的只能是变化本身,我们自己也是变化中的一部分,将不会有任何事物可被拥有,也不会拥有自己,也不会有什么东西可以成为拥有物。此外,我也会理解,折磨着我和令我羞愧的冲动,不会比其他任何事物更固定不变。例如,如果愤怒可以独立而真实地存在,那么我将面对一个大问题。因为它将存在于我的内部而与其他内因或外因无关,我不得不应付自身持久的人格缺陷。然而,由于愤怒只是一种暂时性状态,缘于某种条件,并因其他条件而平息,当愤怒的情绪离开了,它就真的离开了,消失了。因此我本质上不是一个愤怒的人,或许也不是一个好人,或许也不是任何其他类型的人。

21.情感实在论

emotional essentialism

22.哲学家玛莎·努斯鲍姆(Martha Nussbaum)

在斯多葛学派看来,

情绪不是简单的、盲目的情感冲动……它们和干渴、饥饿这样的欲望不同,情绪有某种重要的认知成分:它们体现了个体理解世界的方式。

伴随着情绪体验出现的感受,与信念或者判断有关,它们是感受的基础,由此,根据对基本信念的评估,感绪作为一个整体能够得到适当的评价,真的或是假的,理性或是非理性的。因为信念是感受的基础,我们的感受及其情绪作为一个整体能够随信念的调整而调整……(特别是)我们的情绪赖以为根基的信念的一部分应是与我们价值判断有关的,即何谓善与恶、有价值与无价值、有益与有害。

23.驱力

佛洛依德心理模型的标志 Drives

佛洛依德假设存在着生物性的、决定性的动机,即冲动和幻想。弗洛伊德说中的本我id,正是被设想为“盲目的情感涌动”的源泉。

24.真正的禅修

发生在黑暗的边界之内。那就是我们需要工作的地方。那个边界是什么呢?在那里,我们感到舒适,也是困难生起的地方。那个边界总是有清晰的标志:焦虑、愤怒或者是恐惧——诸如此类我们不想面对的东西。那正是我们需要就座的地方。

等红绿灯,“看不到我看不到我看不到我…”

相关文章

  • 术语|《平常心禅与精神分析》

    1.oneness 一味 2.encountering the absolute 致三味 它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

  • 术语 |《平常心禅与精神分析》

    1.全能感 oceanic feeling 2.自体 self 3.退行 regression 返回到一种早期的或...

  • 禅是个什么东西?禅与心理分析的关系是什么?东方与西方又是什么?禅,坐禅,平常心,目的是自己真实生活,方法就是开悟。...

  • 禅与精神分析态度

    非常喜欢这周关于精神分析的态度的课程,让我对精神分析有了全新的理解。第一次意识到,竟然精神分析和东方哲学,比如禅宗...

  • “禅”是“静”|书法家杨凡作品

    禅”即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宁静致远、人与宇宙自然合一的最高境界为“...

  • “禅”是“静”|书法家杨凡作品

    禅”即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宁静致远、人与宇宙自然合一的最高境界为“...

  • 每日.禅绕绘画作品

    每日练习禅绕绘画疗愈。 要知道to have与to lose的意义, 它们是twins,形影不离。 所以,平常心看...

  • 默照

    默照禅 禅宗术语,是一种禅定修行方法,以禅坐方式进行。始于宏智正觉禅师,是曹洞宗的代表性修行法门,与临济宗的看话禅...

  • 静坐 放松,看著你的心……

    默照禅,禅宗术语,是一种禅定修行方法,以禅坐方式进行。始于宏智正觉禅师,是曹洞宗的代表性修行法门,与临济宗的看话禅...

  • 《武志红的心理学课》摘抄90——04动力 复盘:关于“动力”主题

    所谓动力,就是我和你之间的能量指向与流动。就好像 “主谓宾”结构,动力是动词,是谓语。用精神分析的术语,那就是“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术语 |《平常心禅与精神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yl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