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最早抵制日货的,非蒋公莫属。
许多人可能喊过抵制日货的口号,但多数是凑个热闹,精神上支持、口头上发泄,最终以行动号召社会民众的,非蒋公莫属。
1927年6月,由于日本在山东问题上对中国施压,蒋介石发起“断绝对日经济关系同盟”,号召国民抵制日货。以此回应日本的强硬态度。
美国作家陶涵写的蒋介石传记中,说“他与青帮联合,发起一群乞丐,紧盯贩卖日货的商人,检举他们,榨取大额‘罚金’。”
1928年五三惨案中,日本鬼子逼我同胞蔡公下跪、割舌头、挖眼珠,惨绝人性!国民激愤,蒋介石呼吁断交、抵制日货。但他同时认为,这民族情感固然可贵,但情绪越高昂,情况越不持久。
当时,国民革命军有10万兵力,远胜日本。但蒋认为战备、战斗力,远不如日本,他们的飞机、坦克、重炮和重机关枪,精锐至极。
“唯有忍辱”,他在日记中写道,“不屈,何以能伸?”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仍坚持不抗日,并继续发动全国抵制日货。在会见西方外交官时,蒋介石表示:“任何情况下,中国都绝不向暴力威胁低头。”
蒋介石为何坚持不抗日?留下太多争议。比较靠谱的理由是“攘外必先安内”。
1932年1月,蒋在溪口武岭学校演讲时称,鉴于当前实力和精神,不宜轻举妄动,“战败之国未有不失地、未有不丧权者,势必斵(zhuo/,砍)丧中华民族之命脉。”
不抗日,成了蒋介石一生最大的“罪恶”。
但同时,蒋介石所言不无道理。试想,假如五三惨案后,蒋介石就领兵10万开始抗日,他还有自己的未来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