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他们所说的“韭菜”究竟是谁
定义:在交易市场中没赚到钱甚至赔钱的势单力薄的散户。
特征:无论拿到什么都要问别人怎么用的人。
二、“韭菜”的宿命从那一刻开始
1.连你都开始进场的时候,牛市就要结束了;
2.你就应该干看着,啥都不买...到了熊市,等到大家都骂娘的时候,再开始买。
三、亡羊补牢的“韭菜”才有前途
要有很多只“羊”
还要有“牢”
有钱的话,就慢慢补仓;
钱不够的话,就在场外拼命赚钱。
四、交易者们最应该掌握的能力
长期和短期不是区分投资和投机的指标
投机者拒绝学习,投资者善于学习。
“牢”=“见解库”“知识库”“决策机器”
五、摆脱“韭菜”宿命的一个观念
错误观念:交易是一种“零和游戏”
交易市场有经济周期(牛熊交替)
时机错了
六、“韭菜”缺乏礼貌的根本原因
一切的礼貌与修养,本质上来看都是深入思考的产物,跟说不说脏话没关系。
本质上来看,一切的交易,都是思考不一致的结果。
七、谁说“韭菜”不在乎寻找价值
“顺序”决定聪明和愚蠢
错误的时机做了交易决策,那么其后最正确的对策是:等待下一个正确的时机。
八、 “韭菜”不缺耐心缺的是实力
缺乏耐心的本质是缺乏实力。
决定输赢的不是“运气”是“实力”。
实力:长期稳定的低成本现金流。
控制仓位:永远要保留一定比例或者起码一定数量的现金。
九、喜欢冒险的最终都是“韭菜”
“冒险”和“勇敢”的混淆
能不冒险,决不冒险;
即便是必须冒险的时候,也要让傻瓜们冒险,自己在一旁通过观察获得经验。
十、更可怕的是不计成本地冒险
回报风险比p46
设定“止损线”
学习>打探小道消息
十一、止损线究竟如何制定才合理
真正有用的建议都是可执行的
止损线要大于交易标的日常波动幅度
十二、频次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因素
交易频次越高,交易越是接近“零和游戏”
(交易市场)短期看来是投票机,长期看来是称重机
涨到10倍之前,就当他不存在
十三、到底最后是谁在割谁的韭菜呢
一切交易都有风险
“韭菜”是被自己割的
十四、我要是在那里卖这里买就好了
...就好了
“低买高卖”只是一部分交易者的“冲动”造成的
十五、人怎样变坏的就会怎样变傻的
人是如何变坏的,那人就是如何变傻的
所有的人都是向好的
把自己做过的错事合理化
痛苦+反思=进步
十六、正确地提升收益风险比的方法
回报风险比=可能的回报/可能的风险
降低:可能的风险
调整止损线,降低自己的风险承担
降低每次的交易金额在总资金的占比
提高自己在场外赚钱的能力(或者募资能力)
加大:可能的回报
选择更为优质的交易标的
选择最佳的交易时机(比如,若干次暴跌之后再买)
放长持有时间(比如。穿越一次以上的牛熊)
方式:
为了减小分母,我想办法继续提高场外赚钱的能力,进场的钱,就当是丢了......
为了加大分子,我买入之后就不动,不管涨跌,穿越多次牛熊......
十七、其实真不是谁都能去做早期的
早期投资者的失败项目比成功项目多很多倍。
早期投资者其实投不进去很多钱。
早期投资者,由于自己的“早期”,所以只能成为长期投资者。
100个50万的项目,才可以尝试做早期。
十八、你要学的真不是项目分析能力
“进场之后,不要动,看上一年之后再动手买”
只卖交易量最大的那么一两个或者两三个标的。
十九、韭菜没有生活甚至没有性生活
降低交易频率
“对丧失机会的极度恐惧”
认真生活,一定要学会自娱自乐
二十、孤独是成功交易者最宝贵品质
“特立独行且正确”
听大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建议,自己做决定。
二十一、生活之外还必须有工作和学习
在任何时候都持有一定比例(或者起码一定数量)的现金
自身的成长
二十二、认识周期识别周期和把握周期
真正的趋势常常需要在多个周期(至少2个)之后才能真正实现。
现实的经济里没有直线,只有波(动)。
一个上升与一个下降构成一个周期。
库伯勒伊洛斯改变曲线——新生事物的发展过程
越是简单的原理,越是难以蹲守。
结语:
所谓的“韭菜”,指的是那些在本质上并不是零和游戏的交易市场里以为自己在玩零和游戏的交易者。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