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雪 人人都是编程能手
01
上个千年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
估计很多人会提我们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或者扒一扒旧四大发明的时间。
新旧四大发明,这些都是官方的说法。
如果抛开限制,让你去选,你觉得上个千年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呢?
02
1999年末,麻省理工学院的米切尔·雷斯尼克教授参加了一次会议。
会上人们讨论了这个问题,有人认为是印刷术,也有人说是蒸汽机、电灯或计算机。
可是教授却说:幼儿园!
幼儿园?看到这个观点,当时我就懵逼了。
幼儿园也能算发明吗?而且还是上个千年最伟大的发明?!
可是教授作为创新教育领域开拓者、少儿编程之父、乐高机器人背后的科技巨人,想来脑子是不会进水的,那只能是我的进水了。
好吧,我还是冷静下来,看看教授如何把我脑袋里的水挤出来吧。
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是1837年弗里德里希·福禄贝尔在德国开办的。
它不单单是一所幼儿的学校,更是一种与传统学校教育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
传统教育,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广播模式”的:
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学生们各自坐在座位上,认真地做笔记,并时不时背诵自己写下来的内容。
课堂讨论很少进行,甚至不会发生。
福禄贝尔知道这种方法对于5岁大的孩子是不会奏效的,幼儿要通过与周遭世界交流才能最有效地学习。
所以,在开办幼儿园时,福禄贝尔将“广播模式”的教育转变为“互动模式”:
为孩子们提供与玩具、工艺材料等接触的机会。
福禄贝尔不满足于已有的玩具,于是他自己创造新型玩具来支持他开办的幼儿园。
这些玩具后来被称为“福禄贝尔的礼物”。
幼儿园里的孩子可以用福禄贝尔几何瓷砖创建马赛克图案;
用福禄贝尔积木搭建塔楼和建筑;
用福禄贝尔彩纸学习折纸技巧;
用福禄贝尔球棒组装三维空间结构。
所有这些活动都旨在让孩子们欣赏自然界的形状、模式和对称,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周围的世界。
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通过自己的眼睛,“重新创造”了这个世界。
这就是“福禄贝尔的礼物”想要达到的最终目标:通过“重新创造”来理解这个世界。
看到这里,你还质疑“幼儿园是上个千年最伟大的发明”这一说法吗?
如果质疑,请返回去再看三遍。。

03
幼儿园,不只是一个教育场所,它代表的更是一种教育模式,或曰学习模式,一种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模式。
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5岁左右的孩子,而且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学习者。
基于此,教授提出了“终身幼儿园”的理念。
幼儿园式的学习是所有年龄段的人开发创造力所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中精彩地生活。
讽刺的是,现在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施压幼儿园提前学小学的知识,真是倒行逆施。
这样非但会造成孩子厌学,更是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禁锢其思维,使其虽赢在了起跑线,却终将输在马拉松。
除了米切尔教授,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也认为,“好”学生分为两种:A型学生和X型学生。
A型学生即学习很好,在学校考评中经常得A的学生。
陈校长认为,这些学生虽然成绩好,但并不具备在当今社会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中国需要的是X型学生,这类学生愿意冒险,勇于尝试新鲜事物;
他们渴望提出自己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解决教科书里的问题。
米切尔教授和陈吉宁校长之所以如此重视创造性思维,除了他们独到的教育理念外,时代的变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当今时代的工作正在经历一场剧烈的转型升级,许多工作正在消失。
那些常规流程性的任务,比如超市收银、银行柜台等;
以及一些非常规流程性的任务,比如阿里的鲁班系统所做的海报设计;
都已经或者正在被AI和机器人接管。
凯茜·戴维森在她的著作《现在你看到了》中估计:
现在的小学生,大概有2/3会在将来从事目前尚未发明出来的工作。
要想在变化如此快速的时代站稳脚跟、从容生活,创造性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已是必备的基础能力了。
04
其实,道理大家都懂,素质教育在中国也已经吵了很多年了,但进展却甚微。
究其原因,鄙人觉得主要有两方面:
1、学生层面——思维懒惰
这么说估计要被很多人打了,不过好在我没有实名,所以就放开说了。
创造性学习虽然总是和玩乐、游戏联系在一起,但其精髓,其实是“思考”。
在游戏的过程中要独立、持续、深入地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锻炼创造性思维。
这个说的不只是学生,老师、家长也同样需要。
他们需要去引导,用自己的独立思考、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提供条件甚至一起参与。
但现实是,人都是有惰性的,很多人喜欢听课而不喜欢创作,喜欢阅读而不喜欢写作,因为前者轻松、省脑,别人安排好的事情照着做就行。
所以最终只能是“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争分夺秒地在学习、在做事,结果却事倍功半。
2、学校层面——难以量化
创造性学习是开放性的,其结果不像传统考试有标准答案,导致其很难被量化测评。
即便像企业考核那样出个标准来量化,也很难保证其准确性和公平性。
难以量化,就导致其无法纳入升学考试的科目。
而脱离升学考试,就必然不会得到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实质性支持。
05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思维很难,但值得欣慰的是,一直有人在为此事努力着、奔波着,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比如我们文中提到的米切尔教授和陈吉宁校长。
米切尔教授领导的“终身幼儿园”团队所开发的Scratch少儿编程平台,目前已经被全球数百万的孩子和成年人使用。
Scratch以堆积木的形式,无需懂语法,甚至无需懂文字,只要有创意、有想法、有思维,就可以编程。
而且Scratch的设计:
1、低地板:入门容易;
2、高天花板:可以做出高复杂度的项目;
3、宽阔的墙壁: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项目,如动画、故事、游戏等。
故此可以让不同程度、不同兴趣和特长的孩子在其中自由驰骋、尽情创造。
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希望少儿编程能助力这把火烧得越来越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