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老板是何城的富商之一,腰缠万贯,良田百顷。然而最叫他得意的可不是平生挣来的家当,而是他中年得一女,唤作翠珠,此女生得一副剔透玲珑心,聪明异常,三岁识字,七岁作诗。自那以后,这甜甜糯糯的小人儿,便成石老板的掌上珠,含着怕化了,捧着怕摔了。
一转眼,这翠珠便十岁了,石老板心里就嘀咕啊:“女孩儿长大了总是要嫁人的,这对方要是普通百姓,我家翠珠肯定会受委屈,哎不行不行,一定得给女儿找户好人家!”
石老板平日里为人慷慨,广交朋友,与官场中的人自是熟识,时常有人招呼他与地方上的富商一同款待京城来的贵客,推杯换盏的功夫,他得知有位大官人的小公子与翠珠年纪相仿,人品家世皆上乘之选。心下满意至极,四处请人拉线保媒,也是他的造化,这小公子家答应与他见面,也口头应下这婚事。
一晃眼,翠珠小姐十四岁了,眼看要及笄,这京城却一点动静都没,石老板去信也石沉大海。
一日夜里,风雨交加,石老板家的门被人拍得砰砰响。门房那边有人来报,说是有人自称是小公子家的老仆,并呈上拜帖。石老板接来一看,不假,只是为何在深夜来访?
来到厅堂,见到风尘仆仆的老仆,才知事情的原委:小公子家举家升任途中,走水路遇上海盗,大人被擒,夫人落水,老仆拼命才救下小公子,谁想小公子急怒交加,染上风寒,现今身患恶疾。所带家财已所剩无几。
石老板听后,心下震骇,又起了悔心:好好的官家竟落到这地步,可惜了哦,出手相助不难,这小公子的病是不是个无底洞?我家翠珠怎好嫁给这样的人?怪我太着急,早早将翠珠许人。
正所谓坏事传千里,翠珠听闻这件事后,着丫鬟去打探,回来说那小公子病得全身上下无一处好皮肤,一付行将朽木的模样。翠珠听着听着便掩面蹙眉。
没多久,正忙生意的石老板就收到家中来信,说翠珠在家闹死闹活的,夫人已气得晕过去了。这下终让左右为难的石老板下定决心悔婚。
待得这翠珠及笄时,石老板又托人为女儿保了一桩好姻缘,是巡抚大人家的公子,乐得石老板高兴好一阵子,女儿出嫁那天更是十里红妆,让周邻很是称羡。
孰料,翠珠嫁过去没多久,她丈夫便染上赌瘾,成日不归家,流连烟花地,与人争风吃醋,打伤官宦子弟,被逮入狱中,染疾而终。屋漏偏逢连夜雨,她公公因贪污被贬入狱,家产尽数充公,这一大家子人一下失了主心骨,死的死,散的散。
翠珠因身怀六甲,侥幸活命。却逃不过债主天天上门催,于是打起娘家主意。石老板起初不忍女儿受苦,帮衬不少,孰料这翠珠才是无底洞,越帮越不见底。三五年的光景,父女有了嫌隙,直至打起官司,闹到了知府那里。
这石老板一见知府的面,便无颜再抬头。原来这知府正是当年被悔婚的小公子,幸亏老仆忠心,四处求医,巧遇医术高超的大夫治好了小公子。患难见真情,与大夫之女日久生情,喜结良缘。
石老板心里那个悔啊:只怪我当初目光短浅,嫌贫爱富;这世道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点评:
看完此文后,甚觉随书乃人才辈出之地~文章整体结构完整,在情节的转折上,作者的构思也比较巧妙。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而且,文章的语言风格贴合故事背景,让读者更加有带入感。另外,在古言知识的运用上,也比较用心。不足之处是节奏感需要加强的地方,缺少打动人的细节描写。这也是写故事,要注意读者思维的运用,让读者有代入感,读者才会产生共鸣,引人入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