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补遗卷四·三七】
吾乡金秀才霖,眼旁青色,自号青眼山人;幕游金陵,执贽随园,拓汉印百方而去。诗古峭可喜。《西塞山》云:“志和挥手去,冷落少微星。蓑笠高风远,鱼龙夜气腥。江云走虚白,石壁断空青。独有金湖月,年年照翠屏。”《江浪余生歌赠万别驾》云:“海庄别驾量如海,生死关头气不改。飙风促浪高百尺,别驾气稳如鼎鼐。风狂浪急船不支,舵工水师无所为。排风挟浪未顷刻,磅礴一声桅下垂。从人狂叫齐涕泣,船尾向天如壁立。别驾迟徊步慢移,顾谓诸君莫惶急。以手指浪浪即摧,江上风回水倒开。斯须江水几及膝,艇子恍从天上来。嗟哉海庄性笃厚,先唤从人上岸走。笋舆无恙亦相随,有如嫂溺能援手。回眸独剩樯梢动,片舫低昂浪轻送。归来歌啸月满楼,蛟龙影灭秋江空。”他如《郊外》云:“宿云平接地,新涨远浮天。”《画鹰》云:“风边秋影静,堂下鸟声空。”《夜坐》云:“花影一庭虫四壁,江声千里月三更。”《春冷》云;“鸟声着意试空谷,云影有心低汉江。”皆妙。
金霖,清代秀才。(资料缺)
西塞山,湖北黄石市,浙江湖州市,均有西塞山。两地均称本地的西塞山为张志和《渔父词》所写处。但本条诗话的《西塞山》,应该指湖州山名。
志和,指唐代诗人张志和。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祖籍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先世因“不忍坐视民患”,弃官隐居黟县赤山镇(今祁门县祁门镇)石山坞。张志和丁忧回老家后,葬母于祁门赤山镇西五里之润田,并结庐于墓侧,朝夕拜哭,克尽孝道。
别驾,全称“别驾从事史”,官名,亦称别驾从事,简称“别驾”。汉置,为州刺史的佐官。隋初废郡存州,改别驾为长史。唐初改郡丞为别驾,高宗又改别驾为长史,另以皇族为别驾,后废置不常。宋各州的通判,职任似别驾。后世因以别驾为通判之习称。
万海庄,清代某府通判。(资料缺)
从人,音cóng rén,此处指随从,仆从。
笋舆,音sǔn yú,意思为竹舆。舆泛指马车。笋舆就是指竹轿子。宋·王安石《台城寺侧独行》诗:“独往独来山下路,笋舆看得绿阴成。”
嫂溺援手,典故。出自《孟子·离娄上》。(淳于髡)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孟子)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意思是嫂子掉在水里,必须伸手解救。这是对“男女授受不亲”礼法的变通。
【闲言碎语】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大凡学过诗词的人基本上都知道这个著名的词句。这是出自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父词》。张志和是唐代最早填词并有较大影响的词人之一。“百度百科”载:上元二年(761年),张志和在祁门润田守孝三周年期满,妻程氏又卒,遂无复宦意。为了逃避唐肃宗的寻访,只带了渔童、樵青,告别亲朋好友,游黄山、绩溪等地。然后复游吴楚山水,最后来到湖州城西西塞山渔隐,自称烟波钓徒。在此,写下了著名的词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他的《渔父词》源于吴地吴歌中的渔歌,他的五首《渔父》词,特别是第一首,词调与意境完全相符,再衬之以美好的自然山水,境高韵远,很有艺术魅力,因此广为传诵。此后的和凝、欧阳炯、李珣、李煜所作《渔父》,其内容大同小异。均受张志和《渔父》词的影响。可见对后世的词人影响之大。张志和的《渔父词》问世仅七年时间就传到了日本,嵯峨天皇读后备加赞赏,亲自在贺茂神社开宴赋诗,并与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起列入日本的教科书,直接开启了日本填词历史的先河。
让张志和没有想到的是,由于没有在词作中注释一下“西塞山”究竟是位于何处的青山秀岭,在其去世一千多年后,湖北省黄石市与浙江省湖州市,为了“西塞山”打起了地名争抢的笔墨官司。湖北的黄石市觉得有历史资料可证,早在2001年12月,将原来的石灰窑区更名为西塞山区。可惜,只是改了个名字,后续没有啥大动作。而湖州的西塞山,虽然没有确凿的史实证据(仅有清代同治、光绪年的地方志记载),但架不住此地经济发达,财大气粗。湖州市吴兴区直接以“西塞山旅游度假区”立项,在2015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个,总投资达87.9亿元。实现了当年申报创建、当年完成资源价值评价、当年通过省级联席审查、当年获得省政府批复,成为了省级旅游度假区。在旅游推广活动搞得风生水起的同时,当地社科学者还专门著文论证西塞山就在湖州,并通过各种方式,将辞典、教科书、地理文化节目中的西塞山逐渐定位到“浙江湖州吴兴区城西”。
黄石与湖州两地的西塞山,孰为正宗?笔者无意参加辩论,只转引南宋陆游在《入蜀记》的一句话:“大冶县道士矶,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渔父》词所云者。”不知道湖州市社科联的专家们见过此文没有?对于两地西塞山地名之争,笔者颇有点感叹:在当今时代,资本的力量的确是巨大的。已经大到了可以改变历史,改变知识分子的学术品格与人格。
本条诗话记载的诗歌作者金霖,只说了他是位秀才,也没有找到他的生平资料。从诗话内容上可知,此人在金陵当过幕宾,也在随园门下学过诗,还喜好古印,大概对篆刻艺术有所研究。不过,我倒是觉得他对在创作中如何渲染环境,烘托气氛,突出主角,拔高形象更有研究的。其作品《江浪余生歌赠万别驾》,读来颇为眼熟,若将“万别驾”改成“金三月半”,估计在友邦的优秀诗歌评选中一定是获奖作品。不展开说了,以免夭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