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你是不是觉得生活比之前更加艰巨、挣钱比之前更加困难了?
下面我们说下,哪些领域职位的日子比之前好过。
一 教师
这些年来,退休教师的每月工资、在职教师的待遇每年都在涨!而2020年,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

二 农民工
除了扶贫补贴,还有进城打工租房补贴、返乡创业补贴、农机购置补贴。

三人工智能岗
人工智能作为IT领域的新宠,其岗位需求数量的爆发速度、薪资水平等级和几年前的移动端岗位需求暴增类似。

四主播
在游戏直播平台热度逐渐下滑的同时,视频营销平台却更加火爆,淘宝直播、抖音网红产品成为引领销量的新时尚,新的社交直播平台、小视频平台不断涌现,这肯定跟国家当下失衡的性别比例有关系。

五 各行业领军人物
不管你是哪个行业的NO1,尤其是国家重点计划的领军人物或者高管老板,单位工资、奖金,国家奖金、补贴,还有购房、落户优惠,成为各大热门城市的优先拉拢落户对象。

说过了这些,我们再盘点下哪些领域岗位依然坚挺
一 数据分析师
数据分析师的工资依然坚挺,这是一个靠本事吃饭的岗位,如果你提供的数据很有用、能给公司运营决策提供很大的帮助,那你的薪资就非常好说。一般人的工资也比较稳定。

二 培训机构
家长们和学生们实在是有太多的理由去选择培训机构了:孩子在家没人管、培养艺术细胞、武术技能、编程思维培养、补课、就业压力等等。2019年包括2020年,培训机构的数量和内容只会越来越多,国家也鼓励就业培训、在就业培训,在岗职工职业技能培训。

三 婴幼儿相关领域
人们对于新生婴儿的胎教、孕期营养,新生儿出生后的用品、营养、护理、教育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水平,而且已经看到了好的例子,所以即便经济趋势再困难都会尽全力保证孩子的最优供应。

四 广告相关领域
不管你的产品研发、质量,在你的预算里广告始终都是第一个考虑最大投入,最后一个考虑减小投入的地方。现在路边传统的复印店都已经普遍挂上了广告公司的招牌,广告领域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五 快递运输领域
人们现在已经养成了足不出户的习惯,各种时间周期的网购、文件传输方式、跑腿代办、跨城顺风出行。已经很难再回到过去。

六 医生医疗
一个医学本科学生毕业就需要五年,真正进入医院工作可能就需要更久来攻读硕士或者博士学历。中国公立医院普遍人满为患、床位紧张,现在时代里“拿命换钱、得钱买命”、“保养预防”的人越来越多,加上自然环境恶化,得脑病、癌症的人越来越多、平均年龄越来越小。再加上不断发生的伤医事件、提高的基础医保,医生岗位绝对是最被期望坚挺的岗位。这个问题的缓解,至少要等待城市规划更加合理、有更多的医院出现在人口密集区域。

七 网贷与理财与保险
因为经济形势严峻、就业压力普遍增大、许多人顶着高额的房贷、偏偏钱又越来越不值钱、形成的超前消费习惯一时难以改正,19年一方面网贷平台和理财平台暴雷,一方面又增加了很多新公司推出的网贷产品:如京东白条类。银行出于狼性文化下自己的业绩压力、传统业绩支柱房地产遇冷,只能更加抱紧网贷和理财产品的大腿。

下面说下那些日子普遍难过的领域岗位
一 19年没能完成及时脱身的专业炒房客
这些炒房客往往通过十几倍甚至更多的杠杆筹来买房资金,盯着热点城市的热点楼盘主动出击,对于房价多少根本不关心,关心的是自己抢到了房子、别人就无房可抢,到时候刚需只能咬牙从自己的手中买房——从而给自己的投资、收益买单。但是经过几年的压榨,85后到95前的血几乎都被提前抽干了,而且随着高房贷带来的消费保级困难、经济发展速度变缓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收入天花板,许多人离开了热点城市,炒房客手中的房普遍无人可买、房产中介不断怀念过去的好日子。

二 过剩的移动端领域岗位
前几年移动端发展大爆发,迅速带来了一些就业岗位,但同时在培训机构的过分努力下,每年都有几何级的人涌进这个行业。偏偏一些大厂不断降低成本的逐利本性、一些牛人展示智商,迅速对行业运作模式追求精简,不断地努力减少岗位人数,终于导致了一大批人折在了这个行业里。一些培训机构拿着学生贷款付的高额学费却发现根本不能帮学生找到一个靠谱的工作。19年BAT甚至都出了自己的所谓小程序,但都是换汤不换药,没有增加多少订单金额和就业岗位。

三 非必需品的线下店面
因为价格优势、种类展示优势、出行便捷优势,网购成为了首选,这就导致了许多实体店的生意受到重创,尤其是服装领域和人流量>=第三梯队的店面。电商平台抽走了实体店的流量后,利用自己积累的资金优势、实体店面的运营困境,反而开起了自己的实体店面。结果各个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没有一个把自己的实体店面良性发展起来!

四没有资金实力的线上小店

五 农民工
由于房地产产能过剩、市场失衡,房地产公司的资金链普遍出现问题,许多项目延期、停工,进城无房可盖,回到家又由于普通居民消费能力下降导致农产品普遍滞销,年轻人只要开个小店,不管是实体店还是网店,都是赔的多赚的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