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三国纵横古代文化军迷
徐庶进曹营,为何一语不发?

徐庶进曹营,为何一语不发?

作者: 0f17d90b89e9 | 来源:发表于2017-06-04 21:47 被阅读697次

“徐庶进曹营,一语不发”,出自《三国演义》,徐庶因母亲被曹操掳去,不得已进曹营,但临别时说了,自己虽身在曹营,但绝不为曹操献一谋。

徐庶是刘备在新野时投奔来的,正史上徐庶的功绩乏善可陈,重要的是,他是与诸葛亮一起读书的好友,把诸葛亮引荐给刘备,成就了千古君臣佳话。诸葛亮与崔州平、徐庶、孟公威等人一起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读书方法无所谓对错,徐庶对诸葛亮提了很多建议,诸葛亮一声都非常感激。

刘备兵败当阳,徐庶之母被曹操掳去,徐庶不得已投奔曹操,好友石广元一同前往。多年以后,诸葛亮北伐,出陇上,还一直挂念着好友。听说徐庶只做到御史中丞,不禁感慨说:“魏殊多士耶!何彼二人不见用乎?”诸葛亮的感叹,一直有多种解释,但没有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意思。在那个年代,各运奇才、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才是士大夫的追求。

第一,感慨徐庶有才华而不被重用。毕竟,徐庶曾经是刘备最重要的谋士,与刘备关系非同一般。为避免战场相见的尴尬,徐庶降曹后就被派到西北,镇守长安。因为与刘备、诸葛亮的这种密切关系,徐庶一直不被重用,才华白白浪费,这可能是诸葛亮感慨的一个原因。

第二,徐庶的才华在魏国“排不上号”。曹操的统治区域,为中华文明核心区,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经济、文化教育发达,人才济济。当时的建安七子、名门大族、饱学名士们,基本都在为曹魏政府服务。关于才华,在一起读书时,诸葛亮就说他们三人将来在仕途,可做到郡守这个级别。

徐庶一生,虽没有干出大事业,但忠厚、坦诚、正直,孝敬父母、推荐人才,一直为后世称道。

相关文章

  • 徐庶进曹营,为何一语不发?

    “徐庶进曹营,一语不发”,出自《三国演义》,徐庶因母亲被曹操掳去,不得已进曹营,但临别时说了,自己虽身在曹营,但绝...

  • 徐庶进曹营

    一言不发的原因 君请留言 价值观不一样非要捆绑 奈若何 曹操预留天下才干为己所用 曹营人才济济

  • 三国演义之徐庶进曹营

    有句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因徐庶不屑于曹操之为人,所以他人在曹营,心在汉,徐庶不愿意辅佐曹操。时值今日后...

  • 浅析徐庶人物形象(江俞乐)

    徐庶 ​相信若非“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个谚语,恐怕徐庶这个大才子,便会因出现在书中的时间短,而渐渐淡出了人们...

  •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为何曹操还要留着他

    我知晓徐庶这个人,是因为一句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也不发。徐庶是三国时期最有名的谋士之一。在徐庶还没投奔刘备之前...

  • 比卦之六三 比之匪人

    六三:比之匪人。 六三爻是说:亲附了不该亲附的人。 《三国演义》中徐庶进曹营的故事正说明此爻爻义。 徐庶,字元直,...

  • 徐庶推荐的奇士

    曹操为了得到徐庶,将徐母软禁在曹营。程昱赚得徐母笔迹,模仿 她的字体,诈修家书一封,派人送到徐庶那儿。而徐庶是个至...

  • 刘皇叔的高情商无人能及

    我们都听说过一句俗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你知道为什么吗? 这就得益于刘皇叔的高情商,让曹操即使得到了徐庶...

  • 徐庶进曹营(三国故事)

    有一个典故叫"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或一计不施"。意谓未遇知音,未遇明君的苦闷之情。这明显是作者的偏见。当时的三国...

  • 三国演义 读书打卡

    回到新野途中遇到徐庶为军师。正直曹操派曹仁攻打新野,徐庶破了曹仁的八门金锁阵,曹操大惊,设计骗徐庶去许昌。...

网友评论

  • 竹音尘:今天看三国演义,刚巧看到徐庶因母亲在都,程昱拜访徐母,有手书。徐母回,然后程昱临摹,那书信到了徐庶手上。这是个圈套。但徐母确实在曹地吧。元直,一眼就想到了程门立雪的故事。

本文标题:徐庶进曹营,为何一语不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sb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