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也没有看到过风,
更不用说我和你,
但是,纸币在飘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在算钱
......
不认识王子乔,也没花时间去了解,只是有感这首诗。
但,我喜欢王小波,在写这篇短文之前,刚好在某大号上看到某笔者写到我也钟爱的王小波同志,提起王小波,印象最深的还是他那不羁的生活态度。
1
“在很穷的时候,用到自己偷来的东西,感觉妙不可言!”,老王的这句话,从字面意思理解,应该算是有违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至于深层次的理解,那就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愚者乐透了。

我所理解的“偷”,不应该仅仅存在字面上,应该是个广泛的定义,我们可以说王小波是个俗人,但不能以此去判断他是个道德品质低下的人。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份调查,让人们根据自己的道德观念判断以下这些事情:
1、某人整理储纳柜时找到了一面她不想要了的旧国旗,于是她把它裁成布条拿来打扫洗手间。
2、一家人的狗在门前被车撞死,他们听说狗肉很好吃于是把尸体摆上了晚饭餐桌。
3、一堆兄妹喜欢嘴对嘴接吻,独处时他们则会躲起来深情接吻。
4、某人每周都去超市买一只鸡,但在烹饪前他总是先捅一发,再开锅料理。
调查的结果中,大部分人认为不道德。而在少数认为这四件事情并非不道德的人群里,他们的受教育程度高于认为这四件事不道德的人,且高于美国平均值。

2
这里的三观正否,较之“偷”算是同道,其引申出的还是个人的价值观不同的理解。个人价值观的养成其实是潜移默化的接收了社会价值观的灌输。
剔除阶级观念来讲,不道德的“偷”,这是一种懒人思想,统一无需过多思考;而并非不道德的“偷”,它是一种经过长时间培养出的质疑心理所衍生出来的客观论据。简单讲,这四件事情,即使是现实存在,它的发生,对于其他的任何人并没有实质性的破坏,最起码,“偷”,并不是一件需要大张旗鼓的事情。
所以事实上,倘若硬要把这件事来个具体的定性,只能算是,多数的矮子站在山坡上。

3
说一个生活里的真实栗子
我的一位朋友Jian,毕业后就在一家外贸公司就职,2年的光景也算是元老级梯队。在普遍意义上的外贸类,第一个让人想到的词是什么?外块,没错!经她阐述的,与我们印象里的标签符实。
然而,生活里的鸡汤每天都有,而三观也是不断在变幻,在某一段时间小捞一笔之后的某天里,突然告诉我说,从良了。

时过一年,只能说好景不长。
在上个星期的谈话里,谈到了关于该不该捞油水的话题。通常来讲,人在质疑自己决定的同时,其实天平已经出现了倾斜,方向更加倾向后者。
她告诉我的原因是,通过每天勤勤恳恳的工作,拿着固定的薪水,在上个礼拜的某天,突然发现在自己破产了,房租即将到来。

原则之于面包,这是一个超现实的问题。倘若这一刻,套用大话西游的台词:如果再给她一个一直捞油水的选择,我想那会是一万年!这时候,赤裸裸的就能体会,
“在很穷的时候,用到自己偷来的东西,感觉妙不可言!”
4
当然,事实上,我们可以用很多标签词语。
来盖过本心,引申到成熟与否上,不是不守原则,而是现状如此,一个人犯傻是不成熟的体现。
归根结底,这只是一个笑话,或者说是不成熟的价值观,当初信誓旦旦的守原则,未免不是一次被某人某刻洗脑后的产物,在社会大势所趋的价值体系分支里上宛如纸老虎,不堪一击。

所以,关于“偷”价值观,其实就是每个人的价值观在不同时期的体现,它可能每时每刻都在不断的动摇中,社会阅历,生活琐事这些会加速这个过程。
至于是变好还是变质,难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