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麻雀》五步十问教学反思

《麻雀》五步十问教学反思

作者: 章老师四3班 | 来源:发表于2019-11-28 16:57 被阅读0次

一.我为什么认为这些方法能够达到目标?

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想了好几个方案,但是在实施起来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最后选择了从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这种伟大的母爱精神的句子着手,让学生自己感悟和体会为主。学生门的感悟和体会都很深,而且非常完整,尤其让我惊讶的是,学生的朗读超乎了我的想象。可以说,从他们的朗读中,我真正找到了语文的魅力。再重点感悟和朗读老麻雀的母爱精神后,我总觉得课文还不够完整,怎样才能把对麻雀和猎狗的描写也引入到课堂中,在前面做铺垫,显得比较死板,穿插在中间又显得比较乱,最后决定放在后面,以“小麻雀为什么不飞,不逃走”这个问题切入,自然不牵强,又可以让学生重新到课文中去自主探索,这样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学习思维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寻找朗读比较后,发现对于小麻雀和猎狗的描写原来是一种对比,自然而然的体会到老麻雀的勇敢精神。最后通过小练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二、在教学中发现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什么问题?

  1、教师的讲和感悟还是占了很大的部分,虽然我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感悟和体会,但是不知不觉中扶着学生走的成分还是占了一大部分的,特别是理解“象一块石头似的”我急着让学生说出速度快,居然自己把它比喻成一把箭,掩盖了学生的想法,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

  2、没能巧妙的抓住课文中的意外生成,产生的情感共鸣。在课文的最后,学生都能体会到老麻雀对小麻雀的母爱精神。但是对于人间的母爱,人间的各种真爱,没能体会出来。我想,是否可以把我在课上写的最后一段话的其中一句“我想,爱比死或比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直接展现出来,其实整篇课文要达到的情感高度就是这样一种精神——爱比死或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是遗憾,在课堂上没有抓住这个点,错过课堂上本该可以拥有的精彩。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说明我在设计教案时,对教材内容没能够吃透,对教材外的意外生成,也没能够去好好的把握。

  这些足一说明在教学中我存在很大的问题,还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自己语文的课堂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相关文章

  • 《麻雀》五步十问教学反思

    一.我为什么认为这些方法能够达到目标? 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想了好几个方案,但是在实施起来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最后选...

  • 《麻雀》教学反思

    《麻雀》一文记叙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本课教学主要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

  • 《麻雀》教学反思

    《麻雀》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

  • 《麻雀》教学反思

    《麻雀》出自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

  • 五步十问之《哪吒闹海》

    基准教学“五步十问”,本次教学反思我以《哪吒闹海》一课为例,主要从课前和课后反思俩问。 一、课前准两问: ...

  • 五步十问教学反思

    《观潮》是一篇写景记叙文。作者通过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特...

  • 五步十问教学反思

    《观潮》是一篇写景记叙文。作者通过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特...

  • 《昙花》五步十问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用简洁、生动、准确的语言介绍了昙花的特点以及“昙花一现”的含义。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昙花的特点,初...

  • 五步十问---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中多大程度实现了我预定的教学目标? 《 黄山奇松》一课,就是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的佳作。文章通过对三大名...

  • 《咨询反思十问》

    伊川王利珍坚持原创分享第791天 1.我看到来访者真正在乎的是什么了吗? 2.我视来访者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了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麻雀》五步十问教学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wb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