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祭侄文稿》

作者: 写不好的走之儿 | 来源:发表于2018-04-22 19:14 被阅读0次

文|写不好的走之儿

元朝有个书法家叫鲜于枢,写得一手好行草,看完了《祭侄文稿》后说道:此行书天下第二。

如果你了解颜真卿,了解颜氏家族,你就会觉得有个词语形容这个家族非常的贴切:一门忠烈。

颜家早的可以追溯到晋朝时期的名臣颜含,他是颜回的第二十六世孙,颜含年少的时候就以孝悌闻名乡里,他为官勤勉,刚正不阿。《颜勤礼碑》中也讲述了颜氏家族族人的忠烈。颜真卿的高祖颜见远,是齐朝的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还有更多的族人故事就不一一叙述了。

读到《祭侄文稿》,就不得不说说颜杲卿跟颜季明了。颜杲卿是颜真卿的堂兄,颜季明是颜杲卿第三个儿子,颜真卿在他兄弟辈儿里排行十三,所以文章里写到“十三叔”。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初九,唐朝发生了安史之乱,当时颜杲卿在常山郡任太守,颜真卿在平原郡任太守,兄弟二人举起平叛大旗,与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常山一度给叛军造成了很大的牵制,安禄山派史思明亲自解决常山,最终常山在围攻无援下城破,颜氏族人全部被杀。事后颜真卿派侄子颜泉明去善后,”仅得杲卿一足、季明头骨”,当时颜真卿五十岁了,两鬓灰白,看见侄子的头骨,痛心疾首,悲从中来,挥笔写下了这篇《祭侄文稿》,书写过程,多次出现枯笔,涂抹字迹,身怀国仇家恨,心植坚贞忠烈的颜真卿,不禁老泪纵横。

这种叔侄之间的情感是复杂的,有大义,有小情,还有颜氏宗族的责任感,当然也有动乱的时代感在其中。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颜真卿写祭稿时的真情。也正是这份真情和那一瞬间的挥毫成就了千古流传的天下第二行书。

好的艺术作品往往诞生在真情挥洒的时刻,这种时刻可遇而不可求。我们平常人虽不是什么艺术家,但也会有这样的时刻和人生经历,当这一刻来临时,请你也记录下来,不论是以何种形式,它虽不是经典,但也会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磨灭的痕迹。

相关文章

  • 【世界文化常识】美术工艺篇(23)

    《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书法作品中的精华,也是书法史上的瑰宝,被誉为“天...

  • 读《祭侄文稿》

    文|写不好的走之儿 元朝有个书法家叫鲜于枢,写得一手好行草,看完了《祭侄文稿》后说道:此行书天下第二。 如果你了解...

  • 介绍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文稿》,俗谓《祭侄稿》。为唐朝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后世誉为“天下行书第二”,...

  • 祭《祭侄文稿》

    颜门忠烈史悲怆, 金戈铁马恸词章。 镇国珍宝遗一隅, 谄媚扶桑羞大唐。 五条习来鉴镜心, 七十离聚诉衷肠。 一鹰蜷...

  • 《祭侄文稿》

  • 祭侄文稿

    真卿真迹满尽伤, 祭侄文稿抵外攘。 亲身目睹心惆怅 落笔成书泪雨殇。

  • 祭侄文稿

    昨夜仓促写一百字,以完成日更的任务,今日来重新写过。 在新闻里看到台湾博物馆把《祭侄文稿》的原件送去日...

  • 顶级国宝《祭侄文稿》被台湾借给日本展览 简直卖祖求荣!

    今天,#祭侄文稿#上了热搜。原来,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将极易受损的顶级国宝《祭侄文稿》借给日本做展览引起了公愤。要知道...

  • 凝聚书法家精气神的天下行书之范(中)

    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颜真卿 《祭侄文稿》,其文其书,可以说是忠魂泣血之作。欣赏这幅作品,我认为应该辅之以《英雄...

  • 读颜氏“祭侄文稿”

    我之初读感: 读颜氏祭侄文稿:1、整篇粗细、浓淡,文中的空白随性却不乱,恰到好处的使人觉得文意悲愤哀伤,但不至于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祭侄文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sq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