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茏。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甘棠》
甘棠树刚刚长出茂密的枝条,不要修剪也不要砍伐它,召公曾在这里搭过小茅屋。甘棠树刚刚长出茂密的枝条,不要修剪也不要毁坏它,召公曾在这里休息过。甘棠树刚刚长出茂密的枝条,不要修剪也不要拔掉它,召公曾在这里停留过。
这是一首借物抒情、赞美、怀念召公的一首诗,他最特别的地方就是侧面描写来表达睹物思人,爱屋及乌的情怀。全诗三章,每章三句。各章之间只是换了个别的字而已。全诗纯用赋体铺陈排衍,物象简明,而寓意深远,真挚恳切。
武王伐纣后,不久病死,他把江山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周成王姬诵。周成王即位时年幼,幸好有两个贤臣辅佐他。这两个贤臣,一个是周公,一个是召公。召公姬奭是文王小儿子。周公旦代行政事,召公为太保。周武王灭商建周后,将邶封纣王之子武庚禄父掌管。管叔鲜封于管地,建立管国,卫由蔡叔度掌管,庸由管叔鲜掌管,蔡叔度、霍叔处协助、监督商纣王之子武庚,一同治理商朝遗民,史称“三监”。后来,管叔、蔡叔,霍叔等贵族因不满周公,怀疑周公有篡位之嫌,此时商朝后裔武庚见有机可乘,拉拢管叔、蔡叔,又联合其他商余部,起兵反周,周公他首先稳定内部,保持团结,说服太公望和召公奭管理朝政。自己亲自率兵东征,消灭武庚,杀死管叔、流放蔡叔。并平定了东方各国。当然后来周公也没有食言。还政与成王。
召公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到基层去,深入各地方去办公。有一次,召公到他的分封地召地(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城西南)去办公。当时天气炎热,为了不打挠百姓,召公就不在屋里待着,而是每天在一棵甘棠树(在今岐山县刘家塬村学校内)下办公。召公在当地待了不少天,处理民间事务;他办事非常认真公正,给老百姓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具体难题。召公去世以后,百姓们非常思念怀念他,以至于睹物思人,写了这首《甘棠》的诗歌来纪念他。
首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茏。”蔽芾:树枝枝叶茂盛的样子。甘棠:即杜梨树。又名棠梨树。这几句话的大致意思是,甘棠树刚刚长出茂密的枝条,不要修剪也不要砍伐它,召公在这里处理民间的事务,为了不扰民在这里搭过小茅屋。
二章,三章基本意思相同,只不过是换了几个字而已。败:毁坏。憩:指小睡的意思。拜:就是拔的意思,说(shui):停止,歇息。这两章是说甘棠树刚刚长出茂密的枝条,不要修剪也不要毁坏它,召公曾在这里休息过。甘棠树刚刚长出茂密的枝条,不要修剪也不要拔掉它,召公曾在这里停留过。甘棠树刚刚长出茂密的枝条,不要修剪也不要拔掉它,召公曾在这里停留过。也许是因为树下有一些淘气的孩子在嬉戏,于是大人们告诫他们,不要攀爬,不要折断,不要破坏这棵树,因为这棵树是为民纪念召公的恩德。可见当时的周人已有了保护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意识了。周后人为了记念怀念召公于是就创作了这首甘棠。
这首诗主旨非常明确,就是为了纪念怀念召公。我们也可以通过这首诗了解召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召公辅佐武王,后来召公继续辅佐成王康王。最后成就了“成康之治”,刑罚四十年不用。这当然是和召公的努力分不开的。召公南巡,所到之处不占用民房,只在甘棠树下停车驻马、昕讼决狱、搭棚过夜,体恤百姓疾苦,不搅扰民间,而为民众排忧释纷的人,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对甘棠树的一枝一叶,从不要砍伐、不要毁坏到不要折枝,可谓爱之有加,这种爱源于对召公的衷心感激。也许正是因为召公这种体恤百姓疾苦,不搅扰民间百姓,为民众排忧释纷的这样的人,在他去世后,人民为民纪念他。写下此诗,他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永远得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