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是《牡丹亭》流传十分之广的句子。《牡丹亭》的语言美、景色美、人物美,这故事也美。
在这折戏本中,作者景与情融合,描摹出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缠绵悱恻的动人爱情故事,杜丽娘更是首创古代最痴情女子的形象——为情而死,为情而生。
世间难过的,无非一个“情”字,这“情”,在汤显祖的《牡丹亭》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限于篇幅,在这篇文章,我想着重谈谈杜丽娘这个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杜丽娘生的美,听名字就可以知道了,她出身于富贵之家,是典型的大家闺秀,故事发生时,她正值二八年华。十六岁的女孩子,正是春心萌芽之时,教书先生的一首《关雎》,打开了杜丽娘对于爱情的想象。看见花园中因为春天而到来各色绽放的鲜花时,我们的主人公,丽娘——想恋爱了。花,是女子。正在生长,色彩缤纷,娇艳欲滴的鲜花,是年轻的女子,是杜丽娘。丽娘看花、赏花、最后伤花。她为何而伤?因为她从满园的竞相盛开的鲜花中,看见了花儿的残败,试问,春光一过,恐怕院子里独留凋败的花叶了。而丽娘不仅看见了花会衰败,更以花喻自身,恐自己青春白白被耗费,荒了年华。更可叹的是,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这时候的丽娘,是多愁善感的,是憧憬爱情的丽娘。
丽娘思春,所以她做了一场梦。在梦里,她与柳郎相遇,并且大胆以身相许,不顾世俗礼教,这时的丽娘是追求爱情,向往自由的。
最后南柯一梦,丽娘从梦中醒来,最后竟然因为思念伤情而死,这时的丽娘是痴情的。而《牡丹亭》最为惊心动魄的一折便是柳梦梅来到道院时,丽娘以游魂的身份与柳梦梅交往、同居,丽娘的形象依靠游魂的力量开始强大了起来。最后二人情到浓时竟然可以使丽娘起死回生,真可谓为情而亡,为情而生,丽娘完美地诠释了“情”这一字。
值得一提的是,当杜丽娘复生后,柳梦梅提出要同住的请求时时,断然被丽娘拒绝,丽娘的理由是:鬼可虚情,人需实礼。这时候的丽娘体现出了恪守礼教的特点。总而言之,在丽娘的身上,我们可以看见一个至情至性的女子,而在“情”字的被后丽娘又持有“礼”的原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