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里的“性别”

作者: 落在地上的原野 | 来源:发表于2017-06-27 12:56 被阅读108次
文学里的“性别”

      文学是有性别的: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故事都是关于男或女的故事无论是荷马史诗还是中国四大名著;古今中外任何一种文学叙述都是男或女的叙述无论是古希腊的神话还是欧洲中世纪的宗教文学还是中国的《诗经》《楚辞》亦或是现今的迅速膨胀的网络小说,不存在带有非性别意味的文学叙事。因而就出现了女性文学和男性文学,两者之间是相对的但却不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因为女性文学是一种反中心、反二元对立、反传统、反历史、反男女不平等的等级制度的文学,它是女性争取主体性话语空间的一种手段,是一种探讨女性生存状态的方式,它以女性的视角看世界从而升华到性别文化,它的终极目标不是要推翻男权而是为了建构一个和谐的性别社会、和谐的人类关系、和谐的文化氛围。

      性别的差异对文学与人生的影响具有巨大的差异,在主流历史叙述中男性占主体地位,女性没有话语权更没有参与创造主流历史文化的权力,“古来女人的位置,不过是男子的器具和奴隶”(周作人《人的文学》)。初生婴儿在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决定了这种性别的差异,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中说“男人永远不会以性别为起点去表现自身。他不用声明他是一个男人”“但是,如果我想给自己下个定义,就必须首先承认:‘我是一个女人’,这是进一步讨论所有问题的基点。”古时出了个妲己,即被认为是媚惑君主的狐狸精;出了个武则天,即被指为败坏伦理朝纲的妖妇,出了个杨贵妃即被认为是败国亡家的祸水红颜。

      中国至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的什么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花容月貌、环肥燕瘦、明眸皓齿、千娇百媚、倾城倾国、螓首蛾眉、如花似玉、冰肌玉骨,什么“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延年)、“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等等这些形容女性的容貌、身材、气质的词句,都是男性一厢情愿灌注在女性身上的,都是男权社会中的一面之词。或是妖媚淫荡,或是贤良淑德都只是合于男子所定的范畴却不是女子的天然本色。但是可悲的是这些男性心中为女性塑造的美好的形象,却是千百年来女性不懈的追求更是衡量自身的一个标准,这就像是一面镜子,而照镜子的人却乐此不彼,从来不曾察觉镜中内外存在着强大差异性。这正像当代女性主义作家林白的小说《说吧,房间》中的女主人公说的:“女人被男人的目光训练得对衣服有了一种近似于本能的敏感……”因为在封建礼教的思想藩篱下,女性已被男人的目光所同化,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她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她的“命运”,她已经不是个体意义上的“人”了。

      但值得庆幸的是从清末辛亥革命开始中国女性集体缄默、喑哑的历史开始一页页的翻过,女人开始作为一个“人”重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我以为按照中国女子地位,在决定男女平等这个问题之前,更要紧的问题,是决定女子也是个‘人’”,(陈独秀《我的妇女解放观》中国女性的解放道路从此拉开了序幕,什么三从四德、三寸金莲、烈妇、贞女、无才即是德通通“判为死刑”,随着而来的是以秋瑾、徐自华、吴芝瑛为代表的中国女性文学的先声,中国研究女性文学的学者刘思谦教授曾指出:中国大陆的女性文学经历了“人—女人—个人”三个层面的发展,即从“五四”一代女作家比如:冰心、庐隐、丁玲、萧红等发出“女人也是人”的呼喊,到“文革”后张辛欣、张洁们表现“做女人难”的主题再到90年代陈染、林白等人发出个人立场的话语,走过了一个完整的发展阶段。

       萧红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而且多么讨厌呵,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的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在这里似乎道出了萧红对女性特别特质的一种酸楚的体认。”在中国,也正是由于妇女的附属性、封闭性的社会存在和文化存在,造成了其本体表达的基本缺失,决定了女性作为性别整体特有文化“失语”的历史,一个蔡文姬、一个李清照、一个武则天算得了什么呢?她们发出的那点微弱的呻吟声能够撼动整个庞大的封建“正统思想”吗?在男权社会里在那个男人的世界里,她们所抒发的那点言辞又有谁能够听得见?以前一直认为什么“妇女节”,“女性优先”等是对女性的尊重,是在新社会新时期新时代中女性摆脱了封建桎梏之后“翻身做主人”的结果,但殊不知这其实是“挂羊头卖狗肉”,是另一种意义上对女性的“歧视”,所谓的男女平等其实是意味着更深沉更隐晦的不平等。

女性文学,是女性诗意的存在,是自我精神拯救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学习女性文学学的不是偏激,不是蔑视异性,不是蔑视所有对女性的不公,而更应该学会一种思维学会一种方式,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这种现实和我们的身份位置。我们不要尖酸刻薄,要让自己变得温暖,要在这个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要有独立的思想,这个社会或许不能够给我们女性完全的平等,但是我们要努力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让自己的价值提高到最大点,无论是与这个社会还是在异性间必须努力争取平等的话语权,这是作为一个主体与主体间的对话。

相关文章

  • 文学里的“性别”

    文学是有性别的: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故事都是关于男或女的故事无论是荷马史诗还是中国四大名著;古今中外任何一种文学...

  • 公选课的小感发

    上学期选了两堂公共选修课,一堂是性别与文学,一堂是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本来还以为性别与文学会是比较...

  • 游戏里的性别偏见

    这是在好奇心日报看到的一个讨论,这个选题和里面的回答,倒是挺有意思的: 赞最多的是:为什么女性角色的胸部永远那么大...

  • 论文札记三则

    文学的性别。批评家伊格尔顿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中讲到英国文学的“女性化”特点。“英国文学的‘软化’和‘人化’...

  • 《惊蛰——给梦想一个春天》

    作者简介:(竞方)性别:女生,文学爱好者,文艺青年!喜欢阅读心仪的书、听美妙的音乐,喜欢将自己感悟的写在文字里、将...

  • 《走进三月,走进春暖花开》

    作者简介:(竞方)性别:女生,文学爱好者,文艺青年!喜欢阅读心仪的书、听美妙的音乐,喜欢将自己感悟的写在文字里、将...

  • 《春暖花开,与美好同行》

    作者简介:(竞方)性别:女生,文学爱好者,文艺青年!喜欢阅读心仪的书、听美妙的音乐,喜欢将自己感悟的写在文字里、将...

  • 《文字,生命里的花朵》

    作者简介:(竞方)性别:女生,文学爱好者,文艺青年!喜欢阅读心仪的书、听美妙的音乐,喜欢将自己感悟的写在文字里、将...

  • 《三月芬芳醉心诗》

    作者简介:(竞方)性别:女生,文学爱好者,文艺青年!喜欢阅读心仪的书、听美妙的音乐,喜欢将自己感悟的写在文字里、将...

  • 《我想,拥抱春天》

    作者简介:(竞方)性别:女生,文学爱好者,文艺青年!喜欢阅读心仪的书、听美妙的音乐,喜欢将自己感悟的写在文字里、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里的“性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qe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