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重读《藏克家散文小说选》,翻开犀页,看见我原来手书的两行字:
“君子之身可大可小;
君子之志能屈能申。”
此为读书偶见,随手抄下来的,当时没有备注出处,现在一下子也想不起来,源自何书,谁的金玉良言了。然而,其心拳拳,令我深思,启我心智,足矣。
2.
接连几天的秋雨,终于停歇。阳光灿烂,闲着的男女,又聚集在榕树下打牌,其言嚷嚷,笑声朗朗,终难扰我之心。
这段日子,我总在想,这民间的闲人真的不少,假如人人都有事可干,做些有益于社会的事,而不仅仅是娱乐度日,消极的打发时间,那该多好!
奇怪,怎么突然间就想起了高尔基《老板》一书中,一段大意如此的话呢?
他说,应该让那些没事干的人,都有事干,使他们不致游手好闲。朽木虽然不可雕,却也可当柴火,可以取暖。
也就是说,有一分热,就当发一分光。一个人,能否发挥余热,真的不是小事。
3.
有友人发来桂林龙胜县龙脊山梯田的照片,秋日佳景,山清水秀,美极。我百度了一下,对该景区有了更多的了解。
“桂林山水甲天下”,那名声真的很响亮。桂林山水,吸引了几多五湖四海的游客。
笔者此前,曾有幸两度作桂林行。1982年,我在本单位的第三工区负责出纳工作。当年扩建县水泥厂,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规定,如能保质保量提前完成施工任务,建设单位奖励施工单位三万元。
三万元,在那个一元钱可买4斤大米的时代,真的是一笔很诱人的巨款。
更诱人的是,在我们尚不明“旅游”究竟为“何物”时,工区长就在动员大会上明确表示:如果大家保质保量,确保施工安全,提前完成施工任务,获得了奖金,就带大家去桂林旅游!
近二百人的施工队伍,那劳动积极性一旦被激发出来,连山都可以搬走,又何况建筑施工!
劳动,任何时候都不会是白费的。不是天遂人愿,而是我们凭藉热情的劳动积极性,提前40天完成了扩建任务,创造了省优良样板工程。
于是,当年九月中旬,桂林的主要景点,便留下了我们这些平凡劳动者的足迹。
而我第二次去桂林旅行,是1999年10月上旬,当时与我同行的,还有一个罗姓的文友。我们对桂林的山山水水,观察得就更细致了,印象也特别的深刻。

4.
午后,三弟在清远恒大银湖城发布消息:“清远,我又回来了!”
三弟高中毕业后,即上省城打工,在模具厂做了若干年,学了一手熟练而精湛的技术,后来转至清远,在汽车配件模具企业工作。有文化,有技术,这打工也就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待遇不错,年纪轻轻,就有车有房了。
当一个人有了文化基础知识,又学得了一门技术,在劳动中,他用自己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创造了劳动成果,自然也就得到了相应的待遇。那么,他必定是快乐的。这比任何好高骛远,而不肯实干的人,都要好得多。
5.
谢老师课余发了朋友圈。她说:“时光不再,物是人非,且行且珍惜。”
这就对了。人总该以平和的心,去看待人生的种种现象。珍惜眼前人,珍惜亲情友情,珍惜人们对我们的关爱,珍惜他们真诚、善意的规劝和建议,我们在生活中,必定会少走些弯路。
(根据2017年10月8日所记录入。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再平凡的生活,都值得一记。说不定什么时候“创作你的创作”时,它就是你行文中的一个片段,或细节。对于写作者,这真的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何乐而不为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