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鲜仁矣还是鲜矣仁?

作者: 白痴老猫 | 来源:发表于2016-01-23 20:29 被阅读259次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6、鲜仁矣还是鲜矣仁?

一直以为是: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看每日论语时还特意问作者弘丹,回答是:鲜矣仁!

无论是鲜仁矣还是鲜矣仁,都可推断出巧言令色应该不是什么好品性,而巧言令色通常解释为: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络。但这也设什么不好的呀。

先不管这巧言令色是好是坏,先来看这个鲜矣仁。鲜:少,少数,不多,寡。仁:有认为在这里特解释为真诚,有认为仁就是孔老夫子不断强调重复的忠孝仁义的仁,反正是正面的,好的,要提倡的。矣:应该只是个语气助词。

为什么会一直以为是鲜仁矣,是因为个人的思维惯性。鲜仁矣不就是少仁么。连起来理解就是,巧言令色的人是很少有仁义的。按如此理解,巧言今色绝对是个负面品性的词,至少与好字粘不上太大的边。

结果偏偏孔老夫子说的是鲜矣仁。据说古人文章本来是不断句的,断句是后人加上去的。而这里有个语气助词矣,正常情况是不是应该在矣字后断句?整句话似乎应该断成这样:

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样一断,这句话就要理解为:巧言令色少一点,这才是仁。巧言令色沒有被全盘否定,于是巧言令色就从绝对的反面转变成相对的反面。巧言令色不是不好,不是不要,只是不能太多,不能成为主流,这才是仁。

那么什么才是主流,应该是仁爱,是真诚,是良善;是人性的善,是良知。

如果有人对我: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络,我一定会很开心。如果谁对我恶语相向,冷脸相对,我才会生气不开心。但是如果有人一味地对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络,时间长了我也会反感的,因为这其中铁定会少了一份真诚。

再从孔老夫子一贯主张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凡事沒有最好,只有最适合的中庸之道来看,而且这里又用了个鲜字来看,孔老夫子应该不会全盘否定这个巧言令色的。所以斗胆把孔老夫子省去的意思补充齐了,整句话的意思是不是应该这样来理解:

孝悌的根本是以诚善待人,适当地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络,这就是仁。

巧言令色鲜矣,仁!孔老夫子对巧言令色终归还是持否定态度的,因为巧言令色终归不是仁的根本,仁之根本是诚善,是良知!

相关文章

  • 6、鲜仁矣还是鲜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一直以为是: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看每日论语时还特意问作者弘丹,回答是:鲜矣...

  • 《论语》我思:《学而篇》03巧言令色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我思: 到底是“鲜仁矣”,还是“鲜矣仁”?我尝试着搜索了一下,没搜索到。度娘...

  • 论语心说|学而篇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鲜矣仁,也可以说是:仁鲜矣。这是一个经典的古文倒装。仁作为后缀,也可以放在前面。 巧言...

  • 读论语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是指能言会道的人。 令色,态度很仁义,但是假的 鲜矣仁,即仁鲜矣,仁义的很少。 钱...

  • 巧言令色皆有求||论语心解003

    【三】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谄媚的脸色。“鲜矣仁”。鲜,少的意...

  • 学而03《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解: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态度,这种人,很少能做到仁的境界。”...

  • 2018-10-11

    巧言令色,鲜矣仁

  • 《论语》金句

    巧言令色,鲜矣仁。

  • 《论语》学习3·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②!” 【注释】 ①巧言令色:巧,好。令...

  • 晓风残月学《论语》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网友评论

  • 雪之清:重新断句后,逻辑性强多了
    白痴老猫: @雪之清 有认来看拙作,很开心,受表扬了,更开心。

本文标题:6、鲜仁矣还是鲜矣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yr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