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呈指数暴增的时代,我们可以轻易地从网络上获取知识。我们常说“懂很多的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会这样呢?
《知道做到》说,就是因为我们知道得太多,才过不好!
《知道做到》讲述的是一个作家寻找“知道却做不到”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的故事。《知道做到》说,不能知行合一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信息过载,人们喜欢学习新知识,不停地去接收和学习各种新的观点和知识。但是,却很少花时间去实践。多即是少。
二是,消极过滤。我们都直接积极思维更好,但是却一直受消极思维的影响。总是用固有的思维和观点去认识和接收知识。带着怀疑和否定去学习新知,最后只能吸收知识的10%,效率非常低。
三是,缺少跟进。想要改变一个行为,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把它变成习惯。如果想要得到期待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制定跟进计划。
《知道做到》认为“要想改变某个行为,得到自己预期的结果,你需要指导、支持和问责。人们没有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第三个原因是缺少跟进,而这是所有障碍当中最难克服的,所以我们才需要制订一份周密的计划。”
从《知道做到》中,我们知道了为什么不能知行合一的根本原因。想要在知道之后能做到,需要我们重复、重复、重复以下的过程:
在学习新知的时候使用绿灯思维,怀着开放的心态去学习。不要去努力接收各种新知,而是要明白“少而精”的重要性,重点关注把已知的知识内化并实践。学习新技巧的时候,尽快进行实践,并制定跟进计划,对自己的实践行为进行检查、监督,及时反馈及时改进。
唯有这样进行“间断性地重复”练习,我们才能知道和做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