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妈妈们别慌,新生儿这些情况不是病

妈妈们别慌,新生儿这些情况不是病

作者: 温馨822 | 来源:发表于2017-10-29 19:25 被阅读0次

        十月怀胎,一招分娩,一个小生命的降临,爸爸妈妈有初为人父、人母的喜悦。但随之而来的,由于经验的缺乏,常被小宝宝的许多"异常"情况吓坏。其实,新生宝宝很多所谓的异常现象不是病,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妈妈们别慌,新生儿这些情况不是病

1  体重减轻

      对大多数新生儿来说, 出生后一周体重可减轻6%-9%,这是正常现象。这是由于婴儿进食和喝水少,肺和皮肤不显性失水及胎粪(一种黏性的墨绿色的东西,含有来自于吞咽的羊水中的胎毛和鳞状上皮,以及肠分泌物)及排尿的排出,胎脂的脱落和脐带的干燥均可引起一些体重丧失。10天之后即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2  打喷嚏

新生儿及婴儿都很容易打喷嚏,有时还会两个三个地连着打,有些家长见此情景便以为孩子着了凉而赶紧给孩子加衣被。其实打喷嚏并不一定因着凉所致。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新生儿的生理结构决定的,新生儿鼻腔内血管丰富、鼻黏膜比较薄弱、鼻腔狭小、鼻道短,容易受到温度、湿度及灰尘等的刺激,从而产生一种神经性反应。外界微小物质,如棉绒、尘埃等均可刺激鼻黏膜引起打喷嚏,溢奶返流至鼻腔中,也可引起喷嚏。

3、女宝阴道出血

        新生女婴在出生后不久,父母常常发现有少许血液从阴道流出,俗称"假月经"。这是由于新生女婴在出生前体内有一定数量的雌激素,这些雌激素大部分是由母体经胎盘传给胎儿的,另一部分则是由胎儿自身分泌的。

        出生后,新生女婴体内雌激素的大部分来源突然中断,雌激素的水平急剧下降,到生后5-7天时已降至极低水平,使生殖道原来增殖、充血的细胞脱落,于是便出现阴道流血的现象。 

4、乳房增大

      男或女足月儿在5~7天日龄时,常出现新生儿乳房肿胀。这是由于母亲怀孕时体内雌激素与催乳素等含量逐渐增多,到分娩前达最高峰。

        这些激素的功能在于促进母体的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而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胎盘也受到这些激素的影响,因此不论男宝宝或女宝宝的胸部都会稍微突起,有些甚至会分泌少许乳汁,俗称"新生儿乳"。

5、黄疸:出生后2—3天皮肤变黄

      新生儿皮肤为粉红色,但大约有三分之二的足月宝宝在生后2-3天开始颜面和白眼珠发黄,甚至全身皮肤黄染,尿稍黄但不染尿布,4~6天左右黄染程度达到高峰,而后黄染开始消退,到7~10天左右黄染就完全消退,此时宝宝无其他明显不适表现,称为生理性黄疸,又称胎黄,属正常现象。

      宝宝黄疸的主要原因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所致。一般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的生理性黄疸消退得要比足月儿慢一些,大约在生后3~4周左右完全消退。

妈妈们别慌,新生儿这些情况不是病

6、体温波动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因此调节功能不好,体温的波动也较大。感受到凉意时,新生儿不会像成人一样颤抖,他只能依赖一种称为棕色脂肪的物质来产生热能,且新生儿的体表面积较大(按照体重比例计算),皮下脂肪又薄,所以衣物穿少了可能体温过低,穿多了可能引起暂时性的轻微发烧。

      因此,要保持新生儿体温正常,应让新生儿处于通风及温度适中的环境内。

7、呼吸不规律

    新生儿的呼吸运动很表浅而且没有规律,呼吸频率较快。在出生后的前2周,呼吸频率一分钟大约在40次以上,有的新生儿也可能多达80次,这些都属正常现象。

      这是由于新生儿肋间肌较为柔软,鼻咽部及气管狭小,肺泡顺应性差,由于呼吸运动主要是靠横隔肌肉的升降,所以新生儿以腹式呼吸为主,胸式呼吸较弱。又因为新生儿每次呼气与吸气量均小,不足以供应身体的需求,所以呼吸频率较快,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8、脱皮

几乎所有的新生宝宝在生后1-4周内皮肤显得干燥 ,全身皮肤有白色薄皮脱落,医学上称生理性脱屑。不论是轻微的皮屑,或是像蛇一样的脱皮,只要宝宝饮食、睡眠都没问题就是正常现象。

    脱皮是因为新生儿皮肤最上层的角质层发育不完全,容易脱落。此外,新生儿连接表皮和真皮的基底膜并不发达,使表皮和真皮的连接不够紧密,造成表皮脱落的机会增多。

9、惊跳反应

      新生儿常在入睡之后局部的肌肉会有抽动的现象,尤其手指或脚趾会轻轻地颤动,或是受到轻微的刺激如强光、声音或震动等,会表现出双手向上张开,很快又收回,有时还会伴随啼哭的"惊跳"反应。

      这是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所致。此时,只要妈妈用手轻轻按住宝宝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就可以使他安静下来。

10、头垢

      新生儿头皮上常会产生一层油脂,这是由于新生婴儿皮脂腺分泌过盛所致,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擦洗,时间久后会混合尘土和脱落的表皮组织而凝结成鳞状污垢或黑色痂皮,即头垢。

在农村不少人认为,头垢对婴儿的囟门有保护作用,因而他们长时间保留它,不去洗掉,要等到它自然脱落。这种认识和做法是错误的。

11、睡着了孩子还在使劲

      有些宝宝在睡着的时候,身子一直绷得紧紧的,转来转去,睡得很不安稳。宝宝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快睡醒的时候,其实是他在伸懒腰,这是新生宝宝特有的一种运动方式。这种现象并非不正常,甚至能使宝宝多吸进一些氧气,有利于增强体内的新陈代谢。

  许多新妈妈都会发现,刚出生的小宝宝并不像电视剧中播的一样,是白白嫩嫩的小可爱,而是稍微有点偏黄,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大部分宝宝都会在出生24小时以后出现皮肤泛黄的情况,这是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12、溢奶

    宝宝在出生3个月内,贲门肌肉仍未发育健全,此时的贲门就像是一个还不能很好控制收缩的瓶口,而且新生儿的胃容量也较小,所以容易引起胃内的奶汁倒流。

        因此,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尤其是在喂奶后、哭闹多动或轻拍宝宝背部的时候,宝宝或多或少都会溢奶,因此当妈妈喂食完宝宝后,可让宝宝趴在爸妈肩头,用手轻拍他的背部2~3分钟,让宝宝打嗝。避免宝宝过度哭闹或是睡姿呈右侧卧位,也可以减少溢奶。

13、马牙

    .新生的宝宝或生后2-3个月内的宝宝在上、下齿龈或在上颚中线附近,常会有一点一点的乳白色颗粒,表面光滑,为数不一。少的话可能1~2颗,多的话可能有数十颗,俗称"马牙",医学上称为"上皮珠"。

      这是由于当胚胎发育6周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开始增厚形成牙板,为牙齿发育最原始的组织。在牙板上细胞继续增生,每隔一段距离形成一个牙蕾并发育成牙胚,以便将来能够形成牙齿。

妈妈们别慌,新生儿这些情况不是病

相关文章

  • 妈妈们别慌,新生儿这些情况不是病

    十月怀胎,一招分娩,一个小生命的降临,爸爸妈妈有初为人父、人母的喜悦。但随之而来的,由于经验的缺乏,常被小...

  • 看病中的那些“吃一堑长一智”

    1.生病了,别慌! 医学越进步,我们人类被发现的病就越多,如果有一天你不幸被查出了某种病,一定要记住的是,别慌。 ...

  • 新生儿吐奶 爸爸妈妈别慌!

    尽管很多妈妈都知道新生儿由于生理原因才容易导致吐奶,但一看到自家宝宝吐奶时,还是紧张得不知所措。下面将会为你详细介...

  • 别慌!别慌!

    〈第221天〉 别慌!别慌!天天要求学生慢走!别跑!别慌!而自己遇到事了,也是慌里慌张的。特别是今天的报考的事儿。...

  • 距离高考8天

    好好考试,别慌别慌,淡定!

  • 低血糖对宝宝危害大,家长应了解原因、正确预防

    低血糖是新生儿常患的疾病之一,早产儿、糖尿病妈妈所生的婴儿、患有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败血症的宝宝也会并...

  • 人生哪,还要花多少时间在那块小玻璃片上呢?

    别慌,说的就是你,还在看手机不是?!

  • 【原创】别慌

    别慌,城南有蓝天,城北有白云。 别慌,夕阳虽向晚,夏风亦轻拂。 别慌,日出看朝阳,日落望晚霞。 别慌,热闹多快乐,...

  • 新生儿黄疸不是病

    严格来说,黄疸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症状,是血液当中胆红素过高,导致眼睛,皮肤变黄的一种现象。 经考证,中国马王堆...

  • 阿福童头巾的魔力

    怎么办呀?学生完成不了任务。急死人了!当你遇到这种情况是不是暴躁了?别慌,降低标准!这样是不是解决问题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妈妈们别慌,新生儿这些情况不是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vy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