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死后,有一项非常残忍的制度,就是活人殉葬。
从秦汉开始,帝王陪葬就不用活人了,一般用木俑、陶俑等代替。鼎鼎大名的秦陵兵马俑,就是秦始皇的陪葬品。
但是,等到明朝时,殉葬制度却再次出现。
朱元璋在自己的次子秦王朱樉死后,就让朱樉的两名王妃殉葬。
在朱元璋病死后,更是过分,留下遗诏,让自己的40多个嫔妃殉葬。其中有些嫔妃,还为朱元璋生育过子女。
嫔妃殉葬时,场面极惨。她们由侍臣、太监们召集到庭院内赴宴,用餐完毕后引入殿堂。
殿堂里面放了一个个的小木床,在上面的殿梁悬挂绳套。
无论这些嫔妃是否情愿,太监们都强制她们爬上去,将头伸进绳套,然后拉紧绳索,挪开木床,将她们一个个吊死,场面非常残忍。
“帝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于其上,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
(朝鲜《李朝世宗实录》,明成祖朱棣死后,逼殉妃嫔宫女集体从殉的悲惨情景)
还有一种方法也很残忍,就是往嫔妃们的血管里打入水银,导致她们中毒而亡。但是从外面看起来她们还跟活人一样,就像是睡着了一般。
朱元璋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他的后代也纷纷学习朱元璋的做法。
明成祖朱棣死后,殉葬的嫔妃多达30多个;
明仁宗朱高炽死后,殉葬的嫔妃有5个;
明宣宗朱瞻基死后,殉葬的嫔妃有10个;
明景帝朱祁钰死后,殉葬的嫔妃数目没有具体记载,史书上仅记载“诸妃嫔唐氏等”殉葬。
这个落后的制度,直到明英宗朱祁镇才有所改观。
朱祁镇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被迫殉葬。所以他连生母的样子都记不起来。再加上他从小目睹了皇帝与藩王妃子殉葬的惨状,就在自己临崩时,叮嘱太子朱见深:
“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子孙勿复为之。”
明英宗朱祁镇无论功德如何,最起码从废除殉葬这一点上看,不会是暴君。
朱见深继承皇位之后,也同意老爹的看法,并正式下诏,废除殉葬。
至此,明朝彻底废除了残忍的活人殉葬制度。
▲清朝皇帝列表
但是,殉葬制度却并没有彻底在封建王朝中消失。在清朝(后金)初期,努尔哈赤死后,大福晋阿巴亥逼迫殉葬,年仅37岁。她就是后来摄政王多尔衮的生母。另外还有4位宫女一块殉葬;
清太宗皇太极死后,妃子敦达里、安达里殉葬;
清世祖福临死后,妃子楝鄂氏、傅达里殉葬;
睿亲王多尔衮死后,顺治帝追封其为帝,侍女吴尔库尼殉葬。
直到康熙十二年(1673年),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康熙帝,明令禁止奴仆随主人殉葬。
康熙帝也模仿中原文明的葬俗,活人殉葬制度真正退出了历史舞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