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农民战争爆发应该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下的成果,东北要打仗西北闹饥荒。朝廷一味摊派老百姓忍无可忍没有活路那就只有造反一条路可走,明朝本来通过张居正改革重用循吏使得官场逐渐改观国力逐渐强盛。从万历十五年张居正被清算开始彻底改变了皇帝不作为大臣不作为,走下坡路是一定的。后来的继任之主更是一代不如一代,等到崇祯皇帝上位以雷厉风行之策除掉了宦官魏忠贤,自己又无力管理东林党这样一群偏激的文人。空谈何以能解决实际问题又容不得不同意见党同伐异。
将所有的责任推给崇祯显然是有失公允的,从万历皇帝哪儿就出了很大的问题。明朝从朱元璋建国以后到万历当皇帝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很多很多的问题不改革都不行了,这时候出了一个张居正改革卓有成效经济军事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可偏偏在张居正死后被自己的学生皇帝清算,继任的首辅没有能力改变现状。这时候国家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改革那就得倒退想要保持现状时不可能的了。谋国者早已远去剩下的皇帝和大臣之间斗气使得国家乌烟瘴气元气大伤,万历没有爷爷嘉靖的本事却比嘉靖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怠惰。崇祯登基后踌躇满志也很想有一番作为,军事上自毁长城将唯一能够阻挡后金的袁崇焕杀害了。战场上再也无人能阻挡后金的进攻,军费开支逐年增加战事却没有丝毫改变。
西北连年的干旱使得百姓苦不堪言,闯王李自成如果不失去工作也不会铤而走险起来造反,这就属于典型的官逼民反。农民的土地没有变支出却是逐年增加加上大地主的兼并。
官员贪墨层层摊派使得原本就捉襟见肘的财政更加艰难,从李自成进京得到的巨额财富来看官员还是相当有钱的,可国难当头皇帝一筹莫展的时候大明朝的官员们有在哪里。这一方面是官员自身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崇祯皇帝刻薄寡恩的最好体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丝毫不被损害,将一切都加给农民才导致的农民起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