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中,有多少对“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那种完美的凝望和守候,除去雾,隔开水后,花亦有期,月亦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完美只是一种愿景,不完美才是常态。
1.房子也是家。
房子是一个地理空间,是构建温暖舒适和安全感的地方,是家的一部分。房子是界限的象征,是心的归属,是安放灵魂的地方。
然而,拥有自己说了算的空间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拥有一个真正的家,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从小时候拥挤狭窄的床位到现在风雨飘摇的家,很难说清楚追逐的是房子还是家。
2.吾生有涯而学无止境。
学习是一个快乐而漫长的过程,积累并不断汲取时,总是会有困扰和焦躁成为不完美的音符跳跃在字里行间。读万卷书,阅百种人,在知识面前,我们只是一块干涸的海绵,吸取着精髓亦挥发着书香。
保持在学习上的旺盛力、好奇心,热情而不乏精进不已,但也要看得清自己的“错失恐惧症”,学海无涯,持以恒,贵以专,面面俱到则会肤浅,选择与自己阶段性匹配的学习方向和主题内容就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3.日新月异才能繁花似锦。
生活、工作的节奏和难度都在节节飚升,自己在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前所有的惶恐和不安都显得那么力不从心。说什么与时俱进,说什么青出于蓝胜于蓝,都是自己对新生事物的敬畏和止步不前的调侃。
罗胖说工作就像新时代下的货币,做好自己、强化自己就是一种职业汇率的存储,有外在的升值,有内在的的增值,价值的高低就决定于自己站的高度。
4.不完美的爱是幸福的一门功课。
幸福做为爱的一种调料,是需要在正确的时间刚好碰到对的人,然后慢慢地修心养性才能品味出来的味道。走过青涩懵懂,走过岁月如流,当我们像经过磨砺的珍珠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时,幸福就会悄悄地牵起你的手。
伊人说:
《为什么爱会伤人》里我感受最多的一个现象是改造对方而不是接受对方,而所有的矛盾的根源都是源自互相不认同、互相不服气、互相想改造。我们年轻的代价就是没有想好如何相处就搭伙过上了日子,没有学会互相欣赏,没有形成互相依恋,没有学会沟通,没有放下成见,而只是靠着琐碎的共同面对的责任和义务就搅在了一起,其实和旧社会的婚姻也差不多,先结婚后谈对象,在不断地磨合的过程中,把对方的棱角磨没了,暗中的罅隙却越生越大,共同的话题有了越来越多的禁忌,索性不说,也就没有了争斗,然后心中尘封的问题多了,并不是解决了,而是任由岁月静好,彼此越来越孤独,却错以为那就是珍惜,是包容。没有认同的爱,又有多少的包容!所以你越来越展现出那个独特的自我来的时候,我理解了你的释放,无论对的错的,你给了我一个真实的你,你不想藏着掖着的那么累,我也认可了这样一个全然的你。
所以幸福就是此时彼此的真实、认可,更多的是接受那些不完美的部分,用爱谱写灵魂的深入和渗透。
而爱,任道重远,是需要做一辈子的功课。
5.认识最不完美的自己。
青春年少时,怀揣着梦想,好高骛远,把自己的注意力消耗在不值得的人身上,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30岁时,用自己的激情在生活中披荆斩棘,在热爱的事业上挥洒自己的时间精力,积累着人生的第一桶金。面对情感、压力、苦难,一次次告诫自己要坚持,却找不到通风的窗口。
40岁时,终于发现了爱与被爱的真意,真正爱自己才能爱别人,才能爱生活。坚韧才是生活的品质,宽容才是生活的态度。
许久以来,在苛求于别人完美的标准里,看到的最不完美的原来是那个耿耿于怀的自己。
人生其实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关键不在第一圈的速度和领先,而是在跑完最疲惫的过程后树立自己的原则、底线后的适应、接纳、和谐。
6.未来已来, 未为可期。
未来即未知,拥抱不确定就是完整人生。
因为
今日未济,明日可期。
即使我们在生活的各种的完成中有太多的不完美,我仍然要去用心的拥抱它们,正因为这些不完美的经历完整了我的人生,成熟了我的心智,成长了我的心灵,我要深深地感谢它们,让我成为现在豁达、从容、进步的自己。
---读《认知差》的一些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