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文渊初探以来,在老师的带领下,收获良多,现在把自己近期的学习心得总结一下。
阅读心得
阅读有方向。我看书一方面是自己喜欢读书,另一方面是为了学习写作。可是以往阅读书籍全凭自己的感觉和喜好,从未想过文学的源头?只知道近代的一些作家,古代的知之甚少;只知道有些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若有所思,但是不知道这些经典出自何处。比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原来是出自于《诗经》,知道毛遂自荐的典故等等。
进入文渊以后,才知道文学源头出自古典文学。这好像无形之中克服了我读古典文学的恐惧感。以前觉得这些文字很费解,可是现在觉得自己慢慢嚼,也能体会作者的意境,知道作者需要表述的东西。我们的文学有几千年的历史,可是我们关注的却是最近短短几年的。几千年有那么长,好的作品有那么多,先人积累的智慧有那么高,我却从未注视过。
现在读的书籍有《古文观止》、《史记》、《诗经》、《鲁迅经典文学》等等,去学习先人的作家是如何写人,写物,写小说,从而去吸取先人的智慧。从作者的生活年代、时代背景、代表作品、作品风格、艺术成就入手,对这些一流的作家和作品进行剖析,形成系统的文学知识框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阅读有方法
以往阅读书籍就是一遍而过,最多对一些描写做一些笔记。现在的阅读方法是先通读一遍文章,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然后再精读一遍,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以及出彩的地方,反复诵读文章的精华。比如我的写作方向是小说,以往只是关注小说的情节,能跟作者一起欢笑,也能跟作者一起痛苦,可是我从未去想过作者采用的是什么手法让读者一直跟着他的思路走。之前的作业里面有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这篇文章非常感人,每每读完就会有哭的欲望。我们就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作者采用了叙述、抒情、反问、对比等等,才让那种悲伤的情绪一直萦绕在字里行间。
阅读有笔记
在前一段的训练中,老师要求我们背诵一些经典的诗句和文章,目的是为了让文章留在脑子里,随时可以调阅,随时可以思考作者的写作手法。现在阅读文章后,有经典或者读起来能让自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的文字会记下来,有时间会拿出来反复诵读直至完整背诵。当我们完整背诵整首诗词的时候,其实一直有一种情绪萦绕在脑海,一种景观在脑海里反复循环的播放,我们今后在相关的文学创作中,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写作心得
动笔。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每天只读不写,就会生疏以至于不知道怎么写?所以,要保证输出率,至少每周一篇。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融入文章之中,既是分析也是总结.。
如何写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如何写人?人物的描写方法通过人物的形象、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等来塑造人物性格;我们学习了通过伏笔的埋设,制造冲突,层层铺垫等等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让故事更加有意趣味;我们学习了散文的创作方法,形散神不散,对比手法,托物抒情等等。
积累素材
我们每天会看到不同的人,听到不同的事,偶尔会有些感悟或者灵感,现在善于记录自己瞬间的灵感,为自己的写作提供素材,提供方向,以便随时提取。
服务主题
以往写文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有很多冗长繁杂的段落或者句子。现在知道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段落,包括文章的架构都有服务于文章的主题。写文不是凑字数,而是要有逻辑,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最主要的是学会列提纲,调整好文章的架构,使之读起来一气呵成。
阅读和写作相结合
之前我们每天阅读经典,模仿作家的写作手法,独自创作作品是因为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可以积累语言,写作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述能力,由读到写,由写到读,相依相生,相得益彰。
阅读是积累,写作是运用;阅读是延伸,写作是提高;阅读与写作永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就如一对比翼鸟,如影随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