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争——对话“文化”

作者: 周卫英 | 来源:发表于2020-09-19 15:44 被阅读0次

王慧笔:“@优哥您好!把《一瓢客家文化》可否改为《慎终追远话客家》?一管之见,仅供参考。”

优哥(茶优客):“@王慧笔《一瓢客家文化》,是一本书,大约40篇至50篇文章,主题就是讲述客家文化的。会讲到客家人的衣食住行和娱乐。

什么是文化?余秋雨老师说: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其中生活方式,例如中国人都会过清明节,纪念亲人,这个就是生活方式,这个方式就是文化。

人们慢慢在这种方式中,会处理自己跟天地的关系,与家属的关系。这些就形成了精神价值,这里文化就出现了主心骨。

变成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就会结晶成一个东西来,这个东西就是集体人格。

人格是指一批人在生命格调和行为规范上的共同默契,这种共同的默契不必订立,而是深入到潜意识当中成为一种本能。”

王慧笔:“《慎终追远话客家》,就是对客家文化进行历史性的追述,并引发出对未来客家文化的展望,也就是所谓的继往开来。”

优哥:“讲述客家文化一定伴随着历史的故事,我想写的客家文化,是流淌着的客家文化,不是文化化石,博物馆的老物件。

客家文化文化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边的枯藤老树昏鸦。

‘一瓢饮’见于《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既然文化是一条大江,我取一瓢用以检测,化验,研究。

我取这个书名的动机是这样来的,如果有比这个更好的书名,我也会考虑的。”

王慧笔:“文化的流变,要通过各种文化载体的变化(包括博物馆里各个时期的老物件)才能展现出来,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反映出这种文化流变的真正内涵,不然,就会流于空谈。

文化的流变,是需要有人证和物证(包括博物馆里的老物件)——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文献’。藉此,损益可知也。”

王慧笔:“‘文化’一词,太大了!您的研究目的是什么?”

优客:“文化是很大,客家文化,也很大,一瓢就是限定词。

因为有疑问,所以要研究。

为什么要花一千多万去修一个祠堂?一般的人只会回答,祠堂年久失修了,坍塌了,所以要重修、重建。但这不是答案。”

王慧笔:“研究文化的‘遗传’还是‘变异’?抑或是文化的‘遗传变异’?

‘形式与内容’是不可分割的。”

优哥:“研究它的渊源,也研究它对当今客家人的影响。”

王慧笔:“研究它的渊源——慎终追远,也研究它对当今客家人的影响——民德归厚矣。”

优哥:“很棒!”

王慧笔:“谢谢!”

优哥:“感恩!”

相关文章

  • 君子之争——对话“文化”

    王慧笔:“@优哥您好!把《一瓢客家文化》可否改为《慎终追远话客家》?一管之见,仅供参考。” 优哥(茶优客):“@王...

  • 君子之争

    十年后遇到一个贵人,此人是北宋名相庞籍,他在庞籍的赏识和举荐之下最终担任朝廷史官,在馆阁任职期间阅读了大量的国史图...

  • 君子之争

    北宋两大名相都有此胸襟。 司马光,保守派。 王安石,改革派。 两人互为政敌,彼此都认为对方的主张荒谬至极。 司马光...

  • 君子之争

    我两个月前写的简书文章《觉醒者(四十五)》,引发了两位简书文友的真诚探讨,令人感动。 探讨由简友“星辰与法杖”的留...

  • 3.13资深管理人日课:美人跟礼有什么关系

    两人相争,输的一方给予赢的是真心的佩服,这是君子之争。团队之中存在太多的pk,若也能做到君子之争,才会更好。

  • 君子与小人

    上联:君子行仁戒躁 下联:小人恣意妄为 君子与小人之争,古已有之。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之所以是君子,首...

  • 09《论语》

    01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我的认识,君子之争.君子也是要与人竞争的,...

  • 君子之争 其争也君子

    孔子说:“益友三者,损友三者。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北宋年间,王安石和司马光...

  • 日论一语

    原文《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这是讲君子之争的,射箭比赛有输有赢,...

  • 君子与小人之争

    君子小人,势同冰炭,同处必争。一争之后,小人必胜,君子必败。何者?小人贪利忍耻,击之则难去,君子洁身重义,沮之则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君子之争——对话“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ge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