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性努力,持续性上一事无成,用来概括这些年的自己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柴静说过:不要因为走远了,就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当年选择去东北上大学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想提升自己的普通话,二是想看看雪。
这两个是东北具有的,而我也完全得到了。
在贵州老家,除了老师上课时讲普通话,课下,我们交流都是用家乡话,我知道未来的交流一定和普通话有关,尤其是教学方面,所以去了东北,另外雪也看够了。
昨天,从贵阳飞乌鲁木齐的飞机上,一个30多岁的老乡,问空姐,乌鲁木齐能不能?我当时就在旁边,我也没听懂,问了好几遍,和他一起的老乡用普通话说了一遍,他想问,乌鲁木齐冷不冷?
空姐笑了回答他,我也无奈的挠了一下后脑勺。
学习是有用的。
另外,在飞机上,旁边的小哥哥看到我和朋友聊天,知道我要去皮山县,而他也在皮山县任教,在飞机上请我吃了一顿饭。
而我在机场时,没登机,饿了,在机场吃了一顿,委婉拒绝了他,他依然坚持请我吃。
他说,几百中,遇到一个老乡去同一个地方,是缘分。
挺不好意思的,还没说上十句话,就请我吃饭,给他钱,他没要,想着去同一个县,下机后,加个微信,到时候请他吃顿饭。
下机后,加了微信,拿了托运的行李,分开了,他订了机场旁边的酒店,第二天他从机场飞和田;而我打车到乌鲁木齐站,坐第二天早上的火车。
乌鲁木齐站真是个奇葩,晚上00:00到凌晨6:00是关门的,不营业。也算是涨了见识,这几年,去过几十个火车站,还没听过火车站有停运的,emm,当时的内心是崩溃的。
打车到乌鲁木齐站3点多了,距离火车站运营不到3个小时,距离自己乘坐的火车开运不到6小时,再加上乌鲁木齐站从门口进站时间比较长,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个火车站,第一次看到进站差不多要30多分钟,要刷两次身份证,安检两次,这次好了很多,少了一次安检,进站节约了不少时间。再加上旁边的酒店太贵,刚买了机票,经济已经不允许我住酒店了。
综上考虑,没住酒店,晚上3点多,拖着行李箱,背着包,插着耳机听着歌,一个人就在乌鲁木齐站旁边的万达广场走着,看到一家面馆,进去点了一碗面,在里面坐了两个小时,内心挺不好意思的,又买了一瓶水。
这一刻,觉得钱是个好东西,以前的岁月静好是因为爸妈替自己负重前行,以后靠自己了。
这次来新疆工作也是因为待遇比内地好一些,还有机会看看沙漠。
特别认可一句话:去过的地方越多,看到的风景越美,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