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读书天】《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轻在何处?

【读书天】《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轻在何处?

作者: kumobangbang | 来源:发表于2018-07-22 08:19 被阅读105次
图片来自网络

米兰·昆德拉,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是因为本科室友常常说起他,但我又因从未读过他的书感到十分陌生。但,这个名字似乎已经成了“高端”的代名词,我似乎由于一些排行榜和推荐,也媚俗了起来。刚刚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着重讲了政治、大众与媚俗。

我与这本书的连接线太长,主要判定因素则是时间。书架上的这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本来已经尘封,几年前不知为何买来的书,看了几页,便搁置了。重新翻开从前只看了几页的书,是需要勇气的吧,想到以往的放弃,迎头直面重看可能的难度与再次放弃。但我还是选择在今天看完了这本300多页的书,总是有点原因。两个月前,我的导师在毕业季对我说:有时候看到学校门口那群跳广场舞的大妈们,我不禁忧伤,总觉得自己要做多一点的事,以对抗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轻。不知为何,那时候“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经由导师的口中,变成了生命的无聊、虚度和无价值、无意义。而这个月,入职培训时,看到坐在旁边的新同事在空闲时间拿起这本书。我克制住惊讶,略带好奇地问: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他说,“我看了好几遍了”。一种答非所问,但实际上已经回答完毕:我喜欢读,它在我眼中有价值,所以我读了好几遍了。

今天,我读完这本书,还想再读几遍,心想:以后也可以告诉别人“我看了好几遍了,因为它值得一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轻在何处?

在人类历史大背景中,往事不能重来,任何历史都只有一次。所以无论是过去的夕阳,还是惨烈的断头台悲剧,都只存在彼时彼刻的那一瞬间,而这些瞬间放在现在都是“轻如鸿毛”的。正如一个人可能每天都在重复自己,都被迫存于生活、生命压力之下,感受着沉重与负担。但我们似乎没有时光机,一件事的发生时刻,我们只能经历一次。即使是重来一次,也与最开始的那一次截然不同了。所以,人只能活一次,这一次中,有很多看似重复的状态,包含了“轻”与“重”。而我们活这一次,在“轻“与”重“的徘徊与选择中,不断推进了命运,赋予了存在的意义。

“轻”在爱情的灵与肉中。自古以来,所有人对爱情都处在神秘主义的说辞中,即没有人能够说得清、道得明。爱情中自有“轻”与“重”,轻在自由选择、自由来往、不受道德与规则的约束,重在考虑对方、考虑结果、考虑责任。前者轻在个人的想象与自我的愿望,希冀爱情是一种纯粹的感情,一种不夹杂任何世俗的来往,在文中托马斯来往于各个情人之间则是这种情况。后者重在两者的现实与真实的交往,包含了道德心与责任感,明确了占有的欲望,最终通过衣服一起的婚姻制度体现,在文中托马斯与特蕾莎选择承受彼此的情感重量为切入点。

很难说“轻”与“重”那一种更幸福,因为在小说中看到的是每一种状态中都有复杂的情愫与想法。当托马斯游走在各个情人间的时候,他是自由的,也认为自己能够享受更多爱情。在他眼中,灵与肉是统一的,也是多元的,更是可变的,他能够与很多女人上床,同时感受爱意。他不用承担任何责任,没有家庭的桎梏,没有情感的绑架。但作者常提到的是“轻如鸿毛”,是不是真的留下意义,尚不可说,或许当托马斯主动选择这样的感情方式时,就不需要任何意义,他着重的只是肉体的蜜意。但是当托马斯遇到特蕾莎后,一切有了变化。特蕾莎像上帝放置在河水中婴儿床里的婴儿,漂流而下,在无数个偶然中遇到了托马斯。几天后,他们做爱了,然后特蕾莎投靠托马斯。她用自己的专一和忠贞等待着托马斯的回心转意,她既痛苦,又充满了希望的甜蜜。当她对托马斯辗转各个情人之间表现出痛苦与伤心时,托马斯因为同情心而苦恼,最终与特蕾莎结婚。

一则,他感受到另一半的忠贞与苦楚,不断明晰两个人感情的重量,也不知不觉开始迷途知返、回到特蕾莎的怀抱。而另一方面,他对感情仍有“轻”的要求,结婚后仍旧死心不改,时不时享受一下情人的肉体。最终,在战争的挑拨下,他们一同从布拉格搬到苏黎世。当特蕾莎无法忍受托马斯,也感到异国生活的不易时,独自一人回到布拉格的公寓。这时,托马斯那男人的同情心再次翻涌而出,开始念及特蕾莎的好,自愿承受两个人捆绑在一起的命运,选择回到布拉格照特蕾莎。之后,他们面对动荡的局势与不能控制的情感出界,选择一同到乡下生活,最终两人命丧黄泉。

托马斯与特蕾莎感情中的抉择,也是现代年轻人爱情观的展现。现代社会,一部分人认为谈恋爱轻松就好、享受就好,谈“婚”色变,觉得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中牵扯的东西太多。我有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的观念,而且他的世界观也是如此,觉得生命只有一次,不能祭献给任何一个人。所以,他觉得单身是自由的,可以到处工作,到处流浪,不用沉在生活的琐屑之中,不用为了房车、老婆孩子付出自己宝贵的精力与时间。当然,这只是一种个人的价值观,没有是非评判的理由。但一些人打着自由的旗号,又舍不下恋爱的美好,最后以冠冕堂皇的原因不断甩开对方,则是我所厌恶的。你可以选择自由,但你要“一以贯之”,不能既要对方的投入,又不愿付出一丝一毫。这样的人,是迷失在“轻”中的人,他们的轻松自由会在时间的进程中不断受到怀疑乃至瓦解。

我曾经是个只希望生活中存在无限美好的幼稚鬼,认为不努力也可以把日子过下去,只要不与人比较。到一段时间后,我感到了一种空虚与慌张,始终是没底气,才了解自己并不追求平淡与无暇,只是逃避现实,不敢付出,害怕困难。包括在人际方面,因为从前失恋的打击,我选择不再敞开自己的心,选择与任何人保持绝对距离,确保自己安全。但是,最后我发现我没有了属于自己的故事,没有了生命的活力,好像飘在空中,才发觉这“轻”不是我想要的。我的这份轻,是选择了虚空,选择了无意义,选择了百分百自保,但是经过那段时间,我才明白:不断深入,不断克服,在生命的荒原上建立意义,才是我的这份真实。

(本文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天】《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轻在何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ql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