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太学幸福人生《教育彩云片片》系列 第051篇
目前,在教学工作和孩子的学习中,有一些障碍和问题总难以克服。对此,领导急,老师急,家长急,其实孩子也急。那么,这些问题是什么?又该如何解决呢?

一、问题所在
从孩子的角度看,这些问题和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手机游戏视频引力过大
据调查,目前对孩子最有吸引力的东西,就是手机。心里持续想着手机,嘴里总是谈论手机,见到手机毫无犹豫、即刻索取,玩起手机忘掉一切、无法舍弃等等。有一个上小学的男孩儿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不吃、不睡,连续玩上一星期手机。”在家里,因为吃饭,因为作业,因为睡觉,因为外出,因为安全等等,恐怕家长都跟孩子抢过手机。在学校,无论课堂上,宿舍里,还是课外活动中,恐怕最高发的违纪就是玩手机。
手机,就像拥有魔法,似乎趣味无穷,仿佛奇妙无限,侵吞了孩子的大量时间,大量精力,无尽活力,危害无比,让孩子们小小年纪,就成了机械僵尸。何以至此?因为手机游戏视频符合孩子的心性,而家长、老师的教育和学习,则相对无趣,缺少玄机,缺乏意义。
2、作业负担过重
目前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留有书写性作业,一直呈现出有增无减之势。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孩子的书写性家庭作业就要做到晚上十点左右,到了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则要做到晚上十二点左右。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家庭作业多是从社会上购买的低层次、重复性试卷,多是各学科教师争相布置的结果,多数作业无人批改或由学生批改,把孩子当成了作业机器,训练成了生物机器人,扼杀了孩子的激情、活力和创造力,断送了孩子的未来适应能力。
3、身体潜藏毒性
目前,孩子很少食用五谷杂粮和蔬菜,尤其不吃原味食物,很少吃主食,甚至连水果也不爱吃,而是一味索要鲜味、重味、怪味的油炸、烧烤食品,各种饮料、冷饮,含有大量激素或抗生素的食品,以满足味觉、触觉、嗅觉刺激。这样长期以来,孩子体内就积存了大量毒、赘、弱和变异细胞,包括很多有毒性的化学元素。加之单一生活环境影响,形成内外因素夹击,克制了孩子的灵性、悟性和感性,增强了兽性,减少了温和性,使孩子一边求刺激,一边更懒惰,一边走向冷漠,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明显降低。
4、严重“被学习”
孩子永远是最新代的“生命样本”,有着最先进的感受力和感受性,最高级的创意和灵力,最深层的觉悟和更本源的境界。所以,只要发挥好孩子的天性,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实现更高的教育目标。然而,我们却没有这样做,而是一味地替孩子选择,为孩子设计,向孩子要求,给孩子规定,限制孩子的自主学习和自然成长。自由和自主是孩子的天性和本性,失去了自由、自主和自然,趋向抑郁,孩子又怎能学好,怎能开心,怎能幸福,怎能有未来呢?
孩子年龄小,没有经验,血气盛,在安全和健康方面,确实需要科学予以强制。但是,我们却该强制的没有强制,不该强制的却做得那么完备,这怎么能是对孩子好,对未来负责呢?

5、精神匮乏明显
孩子的精神需求,包括与大自然链接交流,与祖先(古人)链接交流(比如读经典),与榜样链接交流,自由、自主、竞相创意,发明创造,才艺修习,意志磨炼,自由畅想等。然而,孩子在这方面的活动却太少了,活性、灵性和情趣受到很大限制,以至于丢掉了生活的动力,迷失了活着的意义,怎能保障很好地学习呢?
二、问题解决
以上问题,皆直接、严重、明显地影响着孩子的性命、性格、性情、性质,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成长和教育的发展,影响着民族素质和民族的未来。那么,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形成的机制是什么?我们又应该怎么去解决呢?
从本质上分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源于体能和脑能的不协调,不匹配,形不成正向互动。体能与脑能是“A在B存、无B死A”的一体两面关系,相互依托、相互促进、互为一体。体能胜于脑能,则多动,乱动,猛动,比如逃课、逃学、破坏东西、欺负同学、捣乱社会等。脑能胜于体能,则不想动,不会动,认死理,耍聪明,比如睡懒觉、玩游戏、恶作剧、软抵抗、学暗恋等。
从根源上分析,孩子出现以上问题,是因为家长、老师、学校和社会精于物质功利,在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灵性世界等三位一体的完整世界中,只给孩子展现了物质世界状貌,不懂得敬畏生命,忽略生命圆满、生命成长、精神追求和灵性培养,缺少良好的榜样,让孩子身心无法合一,体能和脑能无法协举,结果造成畸形发展,频出事端。
所以,想要引导、扭转和解决孩子所面临的各种学习障碍和问题:一要加强“五脑”协同训练;二要加强“脑体”协同训练;三要加强“五感”全息和“五脏”全能保养。这,也就是我们体智能课的根本任务和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