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胡适《差不多先生传》: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胡适《差不多先生传》: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作者: 暗香疏影_d9cf | 来源:发表于2020-06-14 21:15 被阅读0次

.今天,读了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从文中差不多先生身上看到了许多人的影子。
原文如下:

你知道中国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店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 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8点30分开,同8点32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很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一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先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到:“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 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是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

这篇文章可说是与鲁迅的《阿Q正传》是姊妹篇。如果说鲁迅 在《阿Q正传》中表达对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愤心情,无情鞭挞国民的劣根性的话,那么本文胡适则用诙谐的寓言故事向患有凡事敷衍塞责、不较真的陋习的人进行辛辣的讽刺。

这篇文章不仅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今天也不乏其深刻的意义。特别是一种“混世”思想与“难得糊涂”之类成为厚重的文化积淀,积重难返。

在当今社会中,不思进取,不讲效率,不顾质量,不是与此文的差不多先生如出一辙吗?

对即将参加中考的初三学生来讲,应该把“差不多先生”当成一面镜子,好好照一照自已学习中的“差不多”现象;更应当把差不多先生当成一部反面教材,深刻反省自己考试中“差不多“的行为。

你们以为归雁入胡天的“雁”,写成“燕”,这两个字差不多;切近而近思中的“切”写成“窃”,这两个字也差不多。中考讲究精准,严谨,一定要注重细节。如果一直奉行差不多的原则,就会丢掉分数,丢掉升学机会,甚至改写自己的命运。这不真应了那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吗?细思极恐呀!

答题时差一点都不行,更别提差不多了。

学生身上这些不严谨的习惯,难道我们老师没有责任吗?如果平时严厉些,这些陋习也许不会这么严重。当老师的,只是眼里有光,不手拿戒尺,能有威力吗?

这篇文章以设问起笔造成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语言诙谐幽默,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读后掩卷深思,回味无穷。

相关文章

  • 胡适《差不多先生传》: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今天,读了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从文中差不多先生身上看到了许多人的影子。原文如下: 你知道中国有名的人是谁...

  • 差不多先生传(胡适)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

  • 胡适:《差不多先生传》

    原著:胡适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

  • 胡适:差不多先生传

    文章转自百味书坊微信号(jcbwsf),作者胡适。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

  • 胡适——《差不多先生传》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

  • 差不多先生传——胡适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

  • 差不多先生传——胡适

    文字最初是从《大数据》的229页看到的,以下为从百度上复制粘贴。 原文节选 (全文原载于民国八年出版的新生活杂志第...

  • 差不多先生传——胡适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

  • 差不多先生传(胡适)

    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但是就有人不这么认为。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

  • 小薇职场 | 你以为差不多的人生,其实差了很多!

    胡适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差不多先生传》。在这篇文章中,胡适写到: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 他有一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胡适《差不多先生传》: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ef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