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头条
篡改志愿案:判得太轻,法律正义何以体现?

篡改志愿案:判得太轻,法律正义何以体现?

作者: 力量时评 | 来源:发表于2016-10-26 11:59 被阅读0次

10月25日,菏泽单县高考志愿篡改案正式宣判,被告陈某最终被判定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案中四位被篡改志愿的学生,都已经在被篡改后的志愿高校就读。对于判决结果,三位学生家长都认为判得太轻,无法接受,田润的姑姑激动地说:才七个月,我觉得太不公平了。他改的是我家孩子的命运。(新浪新闻10月26日)

从诸多报道可以看出,被告陈某,由于学习成绩不如那四位同学,便产生了嫉妒之心,将四位同班同学的志愿篡改了。虽然这四位学生已经到被篡改后的志愿高校就读,但显然这对他们的前途来说,已构成了很大的影响。因为,每个考生填报的志愿,不仅是以以往的学习成绩为基础,同时也是以自己最重要的兴趣爱好为将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如果说,一个考生将来能实现自己理想的话,就一定离不开两重要因素:一是有一个适合自己起点的学校,二是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恒定结合。

但是,这四位考生的志愿被篡改了,两个重要因素,也就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甚至是一种风马牛不相及的别无选择,因而他们当初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填报的志愿,也就没有了任何目标上的意义。当然,被篡改之后的志愿,也就不是这四位考生真实意愿的表达,从而每个考生都应当有的选择权,在这四位考生身上,却已经被陈某非法剥夺了。因此,从法理角度来说,陈某在这四位考生最关键的人生时点上,给他们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和挥之不去的心理创伤。

从这个角度来说,陈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四位考生家长当然会认为判得太轻,并表示无法接受,这种感受和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法律从来不会以当事人的感受和心情作为量刑的依据,也不会因为当事人的主观愿望没有达到而改变刚性的法理关系。就这起案件来说,其实社会都有着与四位家长大至相同的心情,但法庭之上,法官们却不能有这样的心情,对任何法官来说,都必须要依法做出符合法条的判决。

在此案中,“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成为了法庭判决的依据,这可能令很多人不解,但是,在这起案件中,这却是唯一可以成立的罪项。因为就目前来说,法律上还没有关于篡改志愿的直接罪项,虽然篡改志愿给考生造成了巨大伤害,社会都有着与四位家长大至相同的心情,但是法律却不能临时添加罪项,因为在法律方面,无论是减少罪项,还是添加罪项,那都通过立法程序,而且,必须还要通过立法法规定的审议程序,而即使是通过了,也还要有很长的预先公布期,而这也是法治社会的刚性原则。

因此,在这起案件中,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七个月,就是目前刑法所能抵达的最深层面。如果说,类似的案件有着明显增加的趋势,那么从立法角度来说,就应当考虑依据立法程序添加直接罪项,毕竟,任何法律都不可能一成不变,从根本上讲,立法也一定要贴合社会大多数人的意愿诉求,而且,立法也必须要以前置性的法条,来遏制极有可能出现的负面趋势,而这,也是法治社会立法的刚性原则。

就这起案件来说,陈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家长们都认为判得太轻,无法接受。但是,对于这些家长来说,这个案件还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完全可以提出经济赔偿或精神赔偿,从这个角度来说,家长们获取了经济赔偿或精神赔偿,本身也是一种对陈某的另种惩戒,而且也会让社会更多人看到,除了刑罚以外,法律体系中还存在着赔偿性的正义原则。

相关文章

  • 篡改志愿案:判得太轻,法律正义何以体现?

    10月25日,菏泽单县高考志愿篡改案正式宣判,被告陈某最终被判定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案中四...

  • “谭松韵母亲被撞身亡案”交通肇事者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真的判轻了

    “谭松韵母亲被撞身亡案”交通肇事者被判处6年。判决一出,民众哗然,有的人质疑法院判得太轻,有的人表示尊重法院的判决...

  • 聂树斌案

    昨天,聂树斌案判了,无罪。不管正义会不会迟到,这种正义对聂树斌已无实质意义。人死不能复生,这是死刑最大的危害,如有...

  • 王振华猥亵9岁女童案,判5年嫌少

    前上市集团董事长王振华猥亵9岁女童案判下来了!有期徒刑五年,大家都嫌判的太轻。 他还扬言要上诉判他无罪。名嘴经济学...

  • 思考

    法律与正义 当法律不符合正义的要求时,正义可以作为超越法律的评判标准。 法律的特征不是强制性。 在康德看来法律是强...

  • 不怕对手有实力,就怕对手有关系。

    仝卓篡改信息案、山东冒名顶替案,近日频登热搜,被炒得沸沸扬扬。 其实高考舞弊有史以来,似乎从未间断。 1977年,...

  • 迟来的正义

    反杀案终于尘埃落幕,迎来了一个公平公正的结局,事件的反转,法律迟来的发声。正义和公平终于来到。 如果法律不能成为公...

  • 案判

    “我杀了人,毁了别人的幸福,我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法官义正言辞的阐述他的罪名,在法律面前,他的肮脏一览无遗,他安...

  • "河南常某辱师案″今日宣判

    沸沸扬扬常某案,嚣张辱师底线穿。 法律岂容寻滋事,公序良俗正义观。 7月10日上午...

  • 【 法谚】分分钟帮你刷新认知的法律名言

    (Ps: 法谚,全称法律谚语,又叫法律名言、法律格言) 1.法律是正义与善良之术。 1.2.法律是公平与正义的艺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篡改志愿案:判得太轻,法律正义何以体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md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