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甜茶分享了巴菲特2个方面的投资准则:从企业层面来说,应该确定自己的能力圈,再寻找具有护城河效应的企业;从管理层角度,则要求管理层做到理性、坦诚并且不盲目跟从同行。今天我将分享巴菲特投资准则的另外两个方面:财务准则和市场准则。
01 财务准则
巴菲特非常重视企业的净资产回报率和股东盈余。
我们先来说说净资产回报率。一般的分析师会用每股盈利来衡量一个公司的年度表现,所以有些企业会留下一部分上一年的公司盈余,这样公司净资产就增多了,每股盈余自然也就高了,但是这并没有什么意义。
巴菲特提倡使用净资产回报率来衡量企业的表现,净资产回报率就是盈利除以股东权益。在股东权益上,巴菲特强调3点,首先,所持有的股票以成本计算,而不是已市价计算。其次,要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影响,比如一些表现特别的年度表现。最后,巴菲特认为一个好的企业应该做到没有负债或极少负债的情况下,依然能产生良好的回报。
我们再来看看股东盈余的问题。巴菲特认为,现金流并不是完美的评估价值的工具,如果一些企业的资本支出是稳定的,比如制造业,这样现金流就无法衡量这个企业的价值。
一般现金流是指税后净利润、折旧、耗损、摊销以及其他运营资金,这里面遗漏了很重要的资本支出,就是为了维持市场的竞争地位,而投入的新设备、工厂的改进等,这些支出并不等于折旧。
所以巴菲特更喜欢“股东盈余”,即一家公司的净利润+折旧+损耗+摊销-资本支出和其他必须的运营成本。只不过未来的资本支出只能够估算,无法精准,但是错误的精确,要比正确的估算好的多。
02 市场准则
在市场准则上,巴菲特要求确定企业价值和低价买入。
巴菲特认为,想要确定一个企业的价值,只需要确定两个变量:未来现金流和适合的贴现率。未来现金流则可以根据企业的增长率来计算,而贴现率巴菲特大多使用美国长期国债的利率来代替。
虽然这两个数值都是估算所得,但是巴菲特认为,只要一个公司拥有持续的、课预测的盈利,那个企业的风险也可以减少。
当然,市场上也会提倡寻找成长型公司,这些公司的大多处出现高市值、低分红的现象,会与价值型企业相反。但是巴菲特认为,成长和价值在某一个时刻是共存的。当投资资本创造的市值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时,成长就能增加价值,也就是说当公司投资1美元,至少需要1美元的市值,这样的成长才是有价值的。
低价买入其实就是安全边际理论的体现,也就是说要以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
如果他计算出现在的股价只是稍微比内在价值高一点点,他是不会买入的,他会让内在价值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安全边际足够大,这样风险自然就小了。比如以低于内在价值的25%的价值买入,如果后来企业价值意外减少了10%,他的原始买入依然可以产生足够的回报。
总结一下,巴菲特的投资准则可以从企业准则、管理层准则、财务准则和市场准则展开,明天我将从这四个角度,分析巴菲特投资IBM的底层逻辑,敬请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