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情不自禁会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你看那个谁,又聪明又听话,你就不能向他学习?”“你看你一起玩的那个谁,这次测验他拿了两个双百分,你就不能给我争气点?”
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无疑是有促进作用的,年龄越小的孩子,好胜心越强,越加不甘落后,而且给她提供具体可学的对象与行为,能让孩子清晰辨析对与错。但在运用这种方法时,需要注意场合与方法,否则可能让孩子自尊心受损。
我女儿四岁半不到,也是一个特别爱拿第一的孩子,为人父母者当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竞争中能取胜。有一次,她和小朋友玩转陀螺的游戏,一人玩一个,女儿是初次玩,那个小朋友运动能力很强。女儿玩了半天就是转不起来,我就说:“你看名名(小朋友名字)玩得多好,你就不能向她学习一下!”这下可捅到马蜂窝了,她干脆不再尝试,翻着白眼,带着哭腔大声说:“我不会玩嘛!”无名之火在心里“腾腾”就燃烧起来了,因为是在别人家里,我尽力克制着,走过去握着她的手,仔细教她怎样转才能又快又久,试了两下,女儿真的能把陀螺转起来了,兴奋与快乐又布满了她的笑脸。事后想想,如果我当初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训斥她,女儿肯定觉得在小朋友面前很没面子,对她这种自尊心强又很敏感的孩子,都不知会有怎样的后果。
当然,适当的比较有时是有效的。一天朋友带着他女儿来玩,那个孩子比我女儿大八天,皮肤白净,眉清目秀,文静讨人喜欢,尤其是她落落大方,非常懂礼貌。等他们走了,我就像话家常一般和女儿聊天,我说:“我真的很喜欢那个希希,你看她多有礼貌,看着我的眼睛叫阿姨,很大方,又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之前,我曾经很多次批评女儿说“谢谢”和叫人时不看人,她却振振有词说,我害羞嘛!又批评过她吃饭时没个坐相。可能这次的谈话气氛较好,女儿很快反应说:“妈妈,我也要像希希学习,做一个有礼貌和大方的好孩子!”接下来几天,每当她没有做到时,我就不断提醒她,反复强化巩固,女儿的坏习惯还真改变很多。

在女儿的问题上,我虽然也有着很多的情绪化,气急之下有时可能还会口不择言,但我始终把她作为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平等对待。即使与他人比较,也必是比较那些她能够改变和提高的方面,否则就是对她信心的戕害。比如说别的孩子聪明其实是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你太愚蠢了!可能就会在孩子那里形成这样一种自我认知:我资质差,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是不可能成功的!这显然与家长的初衷相违背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当我们对孩子有很多不满时,不要以爱的名义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