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成都人最悠闲的应该是躺在竹圈椅上,喝着盖碗茶,磕着瓜子,看着川剧变脸和喷火,再约几个“狐朋狗友”围坐一口锅,边摆龙门阵边吃冷锅串串。所谓“闹中取静喝杯茶,忙里偷闲赏川剧,归客不忘川菜美,美酒串串嘴不停。”成都人的逍遥派头可见一斑。

“坐茶馆”是成都人的嗜好,成都是三步一茶馆,五步一茶园,遍布各个角落。成都人喝茶讲究舒适、有味。生活节奏慢半拍,打麻将、泡茶馆蔚然成风。更有“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之说。"休谈国事好,请君多饮茶"。旁边就回敬个茶馆小调,或者说些俏皮话,讲点歇后语,发发牢骚,胸中闷气,一吐全消。一张茶桌,一把躺椅,三天赶一回场,回家"摆"三天。在成都的茶馆里,人们的坐功可以自然的增长,所以“泡”字就成了茶馆的灵魂。
有茶馆的地方就少不了川剧。为了吸引观众,也会邀请川剧来助阵表演。而川剧中最著名的绝活当属“变脸”。是川剧艺人创造的绝活,它因当场快速变换脸谱而给人留下怪异和神秘感。以至于变脸成了川剧的代名词。
找一个靠前的位置坐了下来,音乐响起,锣鼓铿锵,每一次变脸都能得到一阵欢呼声。高潮时,焰火从嘴里喷出,犹如一条火龙,喷口而出,恍然妖魔鬼怪腾云驾雾,口喷三味真火,来到人间。作为一个基本上没有看过川剧的四川人,我同样跟着起哄、欢呼和喝彩。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看的当然是热闹,因为我和大多数台下人一样,只能看到变脸、喷火绝技的神奇、看不出国粹的门道。听别人说,变脸时分“扯脸、抹脸、吹脸”手法,还有一种“运气变脸”一跺脚脸就变了,仔细看了,还是不明白。
喝完了茶,听完了川剧,看完了变脸,肚子总该饿了吧?
在四川,吃是一种文化,吃要吃得津津有味。
四川作家马识途用诗的语言描述:"痴人皆说麻辣烫,哪知川菜色味香"。
四川人辣得鲜,辣得香,干香辣(干辣椒),青香辣(青辣椒),酸香辣(泡海椒),芳香辣(加葱姜蒜),酱香辣(加郫县豆瓣),辛香辣(加胡椒),油香辣(加红油),甜香酱(加甜酱),全都在锅里、菜里、味道里了。

其中就味而言,有由不同的主料、辅料搭配而成,这种特殊搭配烹出来的味道,浓淡有致,荤素咸宜,这调和的"和",这"和"字,不是混同,而是通过配搭不同的原料、辅料使味道变成多样的、多元的各种美味。
花签签味道之妙就妙在这"和"字上了。川菜的特殊味,还有其特殊的调味品,汉源的花椒,五通桥的仔姜,通江银耳,广元黑木耳,宜宾竹荪、涪陵榨菜,南充冬菜,永川豆豉,忠县豆腐肉,郫县的豆瓣酱、泡姜、泡辣椒更是川味绝不可少的调味品。

冷锅串串讲究色、香、味、形、质、噐、养的美妙。说了这么多,亲自看看,亲自尝尝……
夏天,最受欢迎的是冷锅串串,再加一杯冰啤酒,一个字——爽。
当麻辣遇到小清新是一种什么样的美食体验?

一万个人吃冷锅串串,有一万种味道,甜蜜、苦涩、温馨......
人间天上,云里雾里,不论成都茶馆、川剧变脸、还是花签签冷锅串串的故事,喝着川茶听着川剧,吃着冷锅串串欣赏着变脸与喷火,这一刻我们在时空相遇,代表着不同元素的相互碰撞,麻、辣、辛、鲜、香,在这里调和,金、木、水、火、土,在这一刻展现出四川成都特有的味道,一座不想离去的城市,在这里得到升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