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这几日重新看了一遍余华的《活着》,诸多感触。
《活着》主要讲了主人公福贵由风光到落魄的一生。刚开始,他是地主人家的少爷,吃喝嫖赌贪图享乐,后来因为赌博败光了家里的财产,不得不拿住了几十家的老宅抵债,父亲抑郁而死。他和母亲,还有妻子一起住到乡间搭了个简易的屋子,成为最卑微无助的农民,尝尽人间疾苦。动乱而贫瘠的年代,妻子家珍,儿子有庆,女儿凤霞,女婿二喜,外孙苦根都先后离自己而去,只有他一个人还活着。
活着是一件幸运的事,毕竟死了之后什么都没有了,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
活着也是一件不幸的事,自己的爱人孩子外孙全都先自己而去,那种苦楚和凄凉,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得住的。
福贵曾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一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我也想通了,轮到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不用盼着收尸的人,村里肯定有人来埋我的,要不我人一臭,那气味谁也受不了。我不会让人白白埋我的,我在枕头底下压了十元钱,这十元钱我饿死也不会去动它的,村里人都知道这十元钱是给替我收尸的那个人,他们也知道我死后是要和家珍她们埋在一起的。
读到这里,有无尽的苍凉,却也有种释然。或许是因为,这才是活着的人给自己给逝者最好的交代了吧。
2
刚开始,我有些憎恨福贵,都怪他没日没夜地赌博把家底败光了,要不是这样他们一家人还能多过几年好日子。父亲不会死的那么早,母亲和家珍也不会因为没钱治病等死。
可是看到后来,我却释然了。
这才是真实的人生啊,有风光,有遗憾;让人爱,让人恨。他不是什么榜样,不是励志精英,他就是大千时间一个平平凡凡地活着的人而已。
一个地主家的少爷,从小衣食无忧,他当然不知道人间疾苦,所以他的这种行为导致后来的落魄也是必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完美,那不现实。
而这部作品之所以能打动人,就是因为他的不完美,他所揭示的生活的真相和苦难。
3
就像福贵说的那样,家珍是一个好女人。
在年轻的时候,福贵好赌,她不会去说什么,只是委婉地暗示他不要经常去外面鬼混。在福贵家败落的时候,已有身孕的家珍被自己父亲用八抬大轿接回了家,福贵心想可能这辈子都看不到家珍了。然而,过了几个月,家珍又带着儿子回到了福贵身边,从昔日的大小姐到日日在田间干活劳作的妇女。她毫无怨言,一心一意地陪在福贵身边。
当然,也可能有人说家珍这样做很傻,跟着一个把家败光了的赌徒,被累病,生病没钱治,送了自己的性命。
反过来讲,她自始至终都爱着福贵,希望和他生活在一起,她也这样做了,她何尝不是勇敢的呢?
4
书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一个人:凤霞。
凤霞是福贵的女儿,很懂事很苦命,不过最后也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虽然如昙花般短暂,但是在她灰暗而不多的生命里,也是一抹重大的点缀。
福贵败落后,她们住到田间的小屋子里。有一次,凤霞生命了,没钱治疗,后来就变成哑巴不能说话了。如果是天生的哑巴,一出生就不会说话,倒也习惯了。最害怕这种曾经是正常的人,中途不会说话,真是折磨。
后来,家里实在太穷,养不起凤霞和有庆了。没办法,只得把凤霞送人,凤霞眼泪汪汪的。有一次,她从收养他的那一家人里面跑出来了,回到家里来。第二天,福贵又要把送回去,走路的时候,凤霞用手勾了勾福贵的脖子。福贵再也舍不得了,又把凤霞背回来了。
就这样,苦命的凤霞又可以在爸妈身边了。
后来,年纪大了,但是几乎没人给凤霞说媒。因为她虽然长的好看,但是不能说话。直到有一天,有人给她介绍了歪脖子的相亲对象,也就是二喜。
因为自己也有点残疾,所以他看到不会说话的凤霞后,很是喜欢。又是帮凤霞家收拾房子,又是买衣服的。凤霞一直低着头笑。
这应该是凤霞一生中最美好的恋情,最幸福的时光了吧。苦难的日子里,有一个疼的男人,愿意在不宽裕的生活里,给她最好的一切,帮助她的父母。
幸福的时光总是走的太快,凤霞在生孩子的时候大出血而死。
这给了二喜重大的打击,从此以后和儿子相依为命。而二喜也是在带着儿子干活的时候,被水泥板夹死的,直到死的时候还喊着儿子的名字。
5
写到这里,不仅想到我的姥姥。
姥姥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然而几年前姥爷和舅舅都去世了。舅舅还是走在姥爷面前的。二女儿也是我二姨,孩子十几岁的时候二姨夫喝药去世了。
现在在她们村上,姥姥是年纪最大,辈份最高的人,大家都笑称她石太君。姥姥身体健康,整天乐呵呵的,没有那种苦大仇深,反而是一种活着的淡然。
姥姥很少向我们说起之前的事,我们也很少问,这样也挺好。
就像开头福贵说的那句话,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
我想这也是姥姥的心理写照吧。
逝去的已然逝去,活着的就好好活着。
这是对逝者的最好的安慰,也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更是对生命最深沉的敬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