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思考上周的问题,如何增加收入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如何提高能力,更进一步是如何做到有成长率的成长。
最近的两件事让我思考很多。
第一件事是关于股票的。
最近股市因政府放水,开会不断放出利好,一路飘红。周围很多人都解套了,开始热烈讨论股票。有的人告诉我,这支股票已经买了几年了,一直亏着,最近好不容易涨了等着回本了就卖掉。也有人告诉我,他抛掉的哪支股票最近翻了一倍了,要是不抛掉就好了。
我问问他们,买这些股票的原因是什么?竟然只是因为自己熟悉这个行业,自认为这个股票会涨。他们不懂K线,不知道看财报。甚至于我问他们最近股市会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回答竟然是不知道。
这么粗心大意地对待自己辛苦挣来的钱,我仿佛看见了曾经的自己。进而感觉以前的自己愚蠢至极。
我大略地讲了下宏观背景,要怎么选股,应该怎么分析当前价位是否合理,却发现有些对牛弹琴。也许在周围人的眼里:“你这么懂怎么没见你说买哪支股票挣钱呢?怎么还跟我们在一起工作呢?”
是的,我并没有成功,没必要浪费自己的口舌。人总是喜欢好为人师的。我又一次没有管控好注意力。
更何况的是知道又不等于做到,投资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智慧。所谓投资智慧是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不属于自己的钱不挣。这两年学习的内容要慢慢生根发芽,在不断的实践犯错中才能慢慢内化,才能形成自己的投资系统。
第二件事是关于工作的。
部门有位老同志,就叫他老王吧。80年代的大学生,学习的是计算机专业,按他的说法是35岁做到中国区的老大,后来先读了硕士,然后转行做设计,一直做到现在,今年已经50多岁了。现在还是一名资深的工程师。
工作上有些交流,还听他说过他以前的一位同事,在他以前公司做项目管理,带队审厂,站在老板立场想问题,从全局思考,遇到自己逻辑推理不懂的就问,把乙方公司审的很服气。
三十出头的年纪,后来就被某知名大公司挖去做CEO。
一个五十多岁还在做工程师,一个三十出头就做CEO。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老王的起点这么高,怎么就混的这么差呢?原因是什么呢?
我仔细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是个人格局太小,对人生没有规划。
他个人能力是很强,但有些恃才傲物,遇到伯乐的领导还好,工作没什么问题。
但遇到不欣赏自己的领导,工作就困难了。
做人要审时度势,面对领导,不管是否有真才实学,别人在领导岗位上就应该要尊重。吴军老师说的做人做事要敬诚信。如果实在看不惯领导,没有必要当面顶撞。自己可以选择不接触或者是离开。当面顶撞显然是对自己最不利的下策。
要看得见别人的好,的好,而不是说那个人就是好人。
如果自己不改变,那么别人的现状是不是就是自己的未来。
技术不能一路走到底,要学会用技术做跳板。学习其它的事情,也是打造多维竞争力。
如何评价自己今年是否有成长?就是现在看看去年的自己是不是傻死了。
不断复习笑来老师的课,在做中学,才能深刻体会成长率>成长>赚钱>谋生。
老王同志一直都是在谋生,永远在意的是钱,而不是注意力,不知道注意力>时间>金钱。
原来做软件也许摸到了天花板,但是转型转错了方向,应该是要尝试创业的。
这两件事也提醒我,有效成长的最快方式是到牛人扎堆的环境里去,我不能待在现在的公司,都是见识不对等,我在这里是没有任何成长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