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一发布后,不少读者反映对保险的选购有了底气,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点恍惚,故追加之二以实例进行演示讲解,基本做到了手把手教你买保险。
本案例是上周的一套真实方案,夫妻双方均32岁,宝宝2岁。家庭年收入30万,双方父母均在,只有1位老人有退休福利,其它享受农村医保,且身体状况欠佳,存在高风险隐患,家族无遗传病史,双方均为非独子女。基于此情况,老人的风险费用来自家庭储蓄与亲友融资,将对保费预算收紧,保费占比评估与保额需求如下图:

夫妻双方风险保障方案如下:

图中所示为先生保费,夫妻总保费共计20386元,加上孩子保费基本可以控制在2.25万内。但这时出现了一个状况,太太收到另一个方案,如下:

原来的方案:

这时就比较困惑,到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且听笔者娓娓道来~
1.三口之家保额配置时可以参考6:3:1或4:4:2的比例,通常解读为主要收入者的保额:次要收入者的保额:子女的保额。但前提最好至少都有30-50万的保额打底,因为这是眼下普遍的治疗费用,而不是主要收入者就医费用高,反之费用低,这个比例只能说明主要收入者出险时对家庭的影响更大;
2.投保做的是家庭风险整体规划,不是相比较下来价钱可以接受东西非常满意就选择的,这也是常见的消费误区。我们都知道年龄越低保费越便宜,但有没考虑过为什么呢?其一,保险公司占用保费的时间周期长,可以产生更高的效益;其二,会不会风险也更低,所以成本也更低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可以把这笔费用转到父母保额上,让孩子的第一保护屏障更加坚固?
3.10万的意外保额,1万的医疗,有必要吗?在300万的医疗险下,10万对家庭的作用体现在哪里?300万的医疗险虽有1万的免赔额,但在有居民医保,单位职工医保的条件下,这1万不再遥不可及,因为社保和其它渠道报销的费用都可以计入1万的免赔额。结论:过度保障也是保费的浪费或错置!
最后折中方案如下:

4.消费型重疾险和储蓄型重疾险哪个更好,比较明细如下:


保险作为家庭的经济基础建设工具,除了规避风险,还有着传承的意义,不仅限于物质层面的传递,而且是最直接的家族传承理念的彰显,是一代代人对家族爱和责任的警示与证明。
最终,全家年保费23906.63元,保额:1420 万元。
这只是方案中的一个而已,每家的方案基本都不同,夫妻有时候的产品选择上也会有不同,取决于各人的健康状况与家族病史等多种原因。这也是保险经纪人对保险代理人的优势之一,不会拿着同款产品全民通塞,而是按需与客户个体差异量身定做方案。
至此,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欢迎提问。
为自己凌晨就勤快地起来分享点赞~
感谢你的阅读,俗话说良好的沟通来自真诚的自我介绍
【姓名】 赵大荍 Heilun
【微信号】 Heilun413
【自媒体】大荍 -- 简书
【坐标】 山西人居宁波
【年龄】 81年
【座右铭】以输出为导向的学习,以结果为导向的实践。
【职业】 一开咨询|创始人,预见财富|合伙理财师,提供全方位的财商启蒙及资产配置咨询服务,包括:财商启蒙、金融桌游入门、境内外保险规划、公募基金、价值股票及房产投资咨询。
【标签】 保险|亲子关系品质|宝妈|007er|ChFP
【学习】 网易云课堂|涵德智心|千聊|荔枝
【爱好】 投资理财,阅读
【践行】 风险保障规划,公募基金投资,房产投资,理财桌游,早起|写作
【我能提供】 靠谱保险,金融桌游入门及带领
【我需要的】 欢迎志同道合者链接我
【7年规划】 真材实料的成熟自由投资人
【愿景】人人实现财富自由,人人都是自己的家庭理财师!
网友评论